实现废塑料高效分解转化的中国科学院团队取得突破
研发家 | 2025-07-06 33

最近,一个专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研究小组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废塑料处理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信》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油气开发中心马望京等人与清华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合作,发表了利用微波处理废塑料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微波技术的创新应用,团队成功实现了垃圾填埋场混合废塑料的高效分解和转化,将废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和燃料,不仅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显著减少了传统处理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

此外,理化研究团队还在聚烯烃塑料、农林废物、聚氨酯、生物乙醇等微波处理回收废物的研究成果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进一步完善了微波处理技术在不同类型废物和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研究详细阐述了微波与有机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优化了处理工艺参数,为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理和化学研究所团队凭借在废塑料处理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部署了系统的专利系统,涵盖了微波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处理技术的优化和控制、产品分离和净化等诸多关键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废物回收是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塑料的处理越来越紧迫,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团队与相关企业签署了一系列专利转让合同,转让金额达到2000万元。这份合同不仅是对团队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标志着微波处理废塑料技术将正式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望加快技术落地,推动废塑料处理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废塑处理作为废塑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微波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废塑处理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实现“双碳”目标。(记者孙亚慧)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