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碳排放试验”已在5600万年地球上演
研发家 | 2025-07-10 33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姜仕军与国内外科研团队一起,准确捕捉了距今5600万年的火山热成因二氧化碳快速释放事件,揭示了快速碳释放触发机制。近日,《自然-通信》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

姜仕军提醒大自然,“快速碳排放试验”已在5600万年上演。“为了避免重演古新世界极热事件式全球气候灾难,我们必须在碳积累到达引爆点之前尽快减排。”

古代新世界-始新世界极热事件是中生代以来最激烈的全球变暖事件,是由大量轻碳在短时间内释放造成的,导致全球变暖5-6℃。、研究全球变暖和碳循环藕合制度的经典地质案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海洋酸化和缺氧加剧,导致生态系统重组。在这场气候灾难之前,在地质记录中捕捉到了一个短暂而微小的碳同位素负偏事件,被视为古代新世界极热事件的“预警”信号。

姜仕军团队利用库孜贡苏剖面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创新性地进行敏感性实验,通过多指标分析和地球系统模型双重反演模拟,在碳同位素负偏事件期间重建了100-1000年的海洋碳循环和环境变化,确定了碳同位素负偏事件的全球同步性。数据显示,碳同位素负偏事件持续时间短,碳同位素负偏幅度小,伴随着轻度升温、浅海酸化、陆源输入增加、微生物群落重组、浅海环境低氧化趋势。

研究发现,碳同位素负偏事件的碳排放速度约为每年10亿吨,与20世纪60年代人类化石燃料的排放水平相当,使得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100到1000年内上升了40%左右,与过去60年的增长相当。模拟结果和地质指标共同指向碳同位素负偏事件的氮源主要来自北大西洋火成岩省初期火山活动——这种“闪电”碳释放扰乱了全球碳循环平衡,可能触发地球系统的临界点,为古新世界的极热事件奠定了伏笔,随后规模更大,影响更大。

“目前,人类碳排放率是碳同位素负偏事件的10倍以上,正在将气候系统推向未知领域,大幅上升,触发不可逆气候突变的风险。”姜仕军说。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