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离不开大晶粒钙钛矿薄膜

研发家 | 2025-07-15 44

人类获取的信息70%以上来源于视觉,眼睛是生物采集的关键感知器官之一。其中,眼动追踪传感器在无干扰、隐蔽监测人类视觉行为方面展现出潜力。目前,多数眼动追踪设备依赖复杂的传感系统,图像处理过程繁琐且设备体积较大;而基于隐形眼镜的侵入式方案具备一定便携性但测量精度有限,并可能引发异物引入的不适感。因此,探讨高成本效益、操作便捷、高精度追踪眼球信号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宋延林/苏萌团队开展了可控印刷多维度、多功能微纳传感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近期,该团队基于仿生矿化策略,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大晶粒钙钛矿薄膜,并构建了集成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的智能眼镜系统,实现了基于眼球操控的人机交互展示。这一策略通过引入聚丙烯酸钠界面层,钝化薄膜缺陷,促进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生长。基于此,钙钛矿光电传感器在500 Lux光照条件下,实现了接近300倍的开关比,展现出22.09 A/W的光响应性能。

进一步,该研究将高性能钙钛矿光电传感器阵列集成为可穿戴智能眼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优化,智能眼镜可以实现眼球运动的高精度识别。研究显示,在角度分辨率5°测试条件下,智能眼镜识别准确率达99.86%;对于9种不同指令,智能眼镜识别准确率达99.08%。同时,操控者通过控制眼球轨迹,可在复杂场景中操控模型汽车准确行进,展现出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44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