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月14日公示信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港校区一期建设工程(一标段、二标段)施工总承包项目一标段中标候选人公布。7月12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发布招聘信息,旨在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早在今年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代军透露,“今年要圆满完成教育部专家进校考察工作,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任务。”更名大学共有45项指标,随着航空港区校区的加快建设,将补齐筹建工作的最后两块“拼图”。
刘代军介绍,随着新校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教育部进校考察更名,2026年实现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到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跨越。
“三步走”建设“航空航天”大学
2021年11月,河南省下发《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填补电子科技、航空航天、体育、美术等类型本科高校空白。2024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加快组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加快建设郑州航空航天大学新校区。
作为河南自己的航空航天大学组建依托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河南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25年1月,中国共产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提出学校发展“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到2030年,蓄势聚能,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区域一流的航空航天大学;第二步,到2035年,全面提升,做好强特色、争上游的工作,建成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第三步,到2050年,整体跨越,做好领先跑、当标杆的工作,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
围绕“建设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办强航空航天类工科的发展思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新“航空航天”大学,纷纷涌现
河北
早在2022年3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建议将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申请更名为北华航天工业大学或者北华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省教育厅回复:“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支持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提升办学实力,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争取早日达到“大学”设置标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投资30.3亿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开工。同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召开创建大学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党委书记郝玉龙在讲话中指出,学校更名大学已纳入《河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决定2025年向教育部提交“更名大学”申请。
20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提出,到建校50周年前,实现更名大学;到建校55周年前,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到建校60周年,建设成为全国知名、航天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025年3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召开更名大学工作推进会。会上全面梳理了更名大学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客观分析了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更名大学的后续筹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更名大学的进程,迈上了快车道。
江西
2023年1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江西飞行学院的函》,正式同意设置江西飞行学院。
山东
上海
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集合各校优势学科,建上海航空航天大学。
龚思怡认为,上海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历来有着深厚的积累。但从教育板块来看,上海缺乏专门培养航空航天人才的大学,如在北京有北航,南京有南航,在南昌、郑州均有相关的航空航天特色高校,山东也将省内应用型高校更名为“航空航天”相关高校。龚思怡表示,一所学校的建设不一定是完全从零起步,建议在全市层面集合各个高校优势学科,也可以依托一所学校,比如上海电机学院。
位于临港的上海电机学院,学科建设同航空航天需要的基础学科完全匹配和吻合。目前,上海电机学院也有意识地布局航空航天领域,如学校在一年多以前成立航空产业学院,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建智能航空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电机方面的联合研究院等。同时,龚思怡提出,希望多所高校能够携手共建“航空航天大学”,避免人才随意流动,用一种更创新的方式实现共赢。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