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账号被关停:论文黑产为何屡禁不止

研发家 | 2025-11-19 0

据中国网信网日前消息,中央网信办依法严惩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主要涉及明码标价实施学术论文买卖行为、引流圈群实施学术论文买卖行为和利用话题暗示提供违规服务,有关账号已依法予以关闭。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多个电商平台上,仍存在商家提供学术论文代写、代发刊等服务,因平台明确禁止代写学术及党政等相关内容,聊天涉及敏感词而转向了更为隐蔽的私域平台。同时,AI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论文黑产”的生产成本更低、隐蔽性更强,给防范和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业内人士指出,整治“论文黑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打击,更需要在法律法规和监管层面不断升级。治理工作也开始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治理不再是某一家机构的事,而是需要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一批账号被关停:论文黑产为何屡禁不止

绕过平台代写交易转私下

“支持加急,查重放心!100一篇!专科、本科、硕士、博士进店咨询客服。”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论文”时发现,不少商家直接标出与毕业论文检测相关的宣传图,且基本都会备注“加急”“保密”等。

当北京商报记者点进某标价0.1元、超10万人付款的教育服务专营店时,首先收到的就是该店铺客服发布的不接涉党涉政、学术论文等方面稿件业务,不接受第三方转账付款,只接受本店本平台交易的声明。但紧接着该声明的下方就是扫码添加企业微信的图片,并提示“一对一服务”“包修改,保原创,可加急”。

北京商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添加该客服企业微信后,对方表示,可以提供学术论文代写、代发刊等服务。代写方面,以全日制硕士论文为例,5000字开题报告加3万字正文篇幅论文,基础标准计费需要10500元,保证盲审通过并承担期间审批意见修改完成,字数篇幅若有变动会进一步影响价格。代发刊方面,知网、维普、万方三大网收录的刊物都可以进行发表,发表基础预算6000元,代写再加1000元。

无独有偶,北京商报记者在与该电商平台上的多名客服沟通时,都出现了“平台明确禁止代写学术及党政等相关内容”的事先声明,随后发布企业微信的图片,或者要求消费者留下手机号/微信号转战私域平台进行需求对接。

据了解,以毕业论文为主,商家一般根据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历不同,专业科目不同,论文字数要求不同以及是否做毕设等进行整体定价。某商家业务对接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个月已经接下与学术论文相关业务超30单,其中一单字数在8万字的博士论文,总金额15000元,已收定金5000元。

AI助长批量生产

论文代写、代发刊等并非新鲜事。早在2010年,武汉大学沈阳研究团队就发现买卖论文在我国已形成产业,2009年产值保守估计高达10亿元。2016年,央视还曾专题曝光论文买卖产业内幕。而在今年10月,央视财经又曝光了多家以“撰稿”为名,实为论文代写的“黑工厂”,且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组稿+AI”模式。

据某平台论文写作被骗帖,有消费者直言曾图省事,找中介写论文初稿被骗。“一看就是AI写的,付款之前,客服发消息秒回,交稿付完尾款后回消息就超级慢。后来还是自己重写和修改的,完全白花钱了。”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周垂坤表示,AI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科研效率的同时,也确实让“论文黑产”的生产成本更低、隐蔽性更强,给防范和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论文黑产’不但没有根除,反而在不断‘进化’,采用更隐蔽的方式和更高阶的技术规避监管、进行交易。”周垂坤认为,本质上讲,“论文黑产”屡禁不止,其背后是畸形的市场需求、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尚存短板的监管体系,以及亟待改革的学术评价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的学术和职业评价体系中,论文常常与学位、职称、薪资甚至科研资源直接挂钩。这种“唯论文”的导向催生出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与购买论文带来的收益相比,学术不端可能付出的代价显得并不高,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失衡,促使一部分人铤而走险。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在周垂坤看来,整治“论文黑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打击,更需要在法律法规和监管层面不断升级。治理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方向。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治理不再是某一家机构的事,而是需要网信办、最高法、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为整治“论文黑产”,近年来,法律法规及监管方面也在不断完善。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介绍,例如,2012年教育部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首次提出代写追责;2016年国办发文《优化学术环境意见》明确打击论文买卖;2018年教育部部署专项打击;2020年中办、国办在《科研诚信建设意见》中提出强化跨部门协同;2025年最高法明确AI代写纳入科研造假严惩范围。

治标也要治本。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论文黑产”背后,是论文政绩观与学术生意经。“专业化”运作论文代写代发的机构,已经深入到学术评价体系中,并与部分学术期刊深度绑定,这是更值得警惕的。

“必须破除以期刊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的唯论文评价,要重视论文本身。为此,必须建立学术共同体,按照学术原则与学术标准,评价论文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只看有无论文、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在什么期刊上。近年来,不少大学提出不能用期刊评价代替学术评价,即不能只看论文发表,要看论文本身是否有学术价值,在评价学术成果时,要进行答辩,进一步杜绝论文代写代发。”熊丙奇补充道。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