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岁读博,后师从诺奖得主!因深夜“拜访”导师被遣送回国?

研发家 | 2023-12-21 0

他11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15岁进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18岁攻读博士,师从周光召院士,读博后期又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从小被称为天才少年的谢彦波,为何赴美读博却被遣送回国?

首届中科大少年班辅导员汪惠迪,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回忆,“谢彦波原本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读博士,但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于是转去美国继续读博,结果美国导师安德森同样无法容忍谢彦波比他本人还要傲气,不让他过关……”

而被众人热议的版本是:谢彦波因为博士毕业论文与导师有争议,在一个晚上敲响了导师的家门,因不请自来的拜访,导师一家感到不适,看着这个不停念叨的学生,联想当时另一所大学发生了一起因为意见不合,学生谋杀老师的事件,导师立马劝返了他,结果后续就被学校通知:谢被认为存在“潜在威胁”而被学校遣返回国。

 
 

天才少年为何读博终被“劝回”?

谢彦波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不管读什么书,只要看过一遍,无论问书中的任何细节,他都能流利地回答,而且能清楚地指出书中的章节和页数。上学后,谢彦波的学习天赋更是震惊了所有人,小学五年级时,就拿了高二数学竞赛第二名。
 
不过他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面对老师提问不作回答,同学几乎都没听过他说话,父母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引导他多交流。因为天资聪慧,周围人对他的性格也给予了莫大的关怀和包容。
 
1978年,11岁的谢彦波挂着红领巾、带着一身传说、滚着一只铁环进入中科大。与“第一神童”宁铂齐名,他俩的故事“全国人民都知道”。
 
 
16岁读完大三,谢彦波提前一年本科毕业,入读中科院研究生,18岁取得硕士学位,接着又在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半年后,谢彦波改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为美国“神童”的安德森教授的博士生。
 

关于他被遣送回国一事,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吴树新曾写道,谢彦波的同班同学、中科大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兼博导王永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另一种似乎更接近真相的版本:

因为专注于物理学研究,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森一直是谢彦波崇拜的学术明星,选择赴美读博也是冲着安德森去的,他刚到美国先在一位台湾籍女教授的课题组学习,没想到当他博士论文都基本写好了的时候,收到了这位诺奖得主的招募,来不及完成学业,就进入到了安德森门下读博。

谢彦波在普林斯顿成绩非常好,据说还刷新了该校某个成绩总分的记录,不过到了毕业论文上,他选择了研究黑洞并尝试验证,这一来较为虚幻,二来又是导师安德森对立学派的观点,导师不好明说,只是找了个理由“你英语太差我看不懂”搪塞了过去。

谁知道,谢彦波为此又花了2年时间,在普林斯顿文学院读了个文学硕士,然后改好论文又送给安德森。安德森没辙了,只能委托旁人明确转告谢彦波:“由于学派问题,你不可能靠这篇论文在我的门下拿到学位。”

谢彦波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在他眼里的导师是伟大的科学家,崇尚真理,怎么会有门户之见?此间谢彦波因为论文被导师驳回数次,仍坚持去找导师理论。按理,论文被驳回重写就是,可谢彦波却并不想如此,他坚持一定要让导师接受他的论文

那时,安德森教授发现谢彦波比他本人还要傲气、瞧不起人。他不同意谢彦波的研究方向,要求按照自己的方向进行,要不就换导师。

导学关系的矛盾也就越积越深,甚至有了坊间传说他“精神出了问题”的言语。

安德森教授在学校躲着谢彦波,于是就有了谢彦波三更半夜追到导师家里按门铃之事,当时他还与师母发生了争执,师母还因为他将手放进裤兜里,以为他要掏手枪而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就在那前不久,发生了一个恶性事件,1991年美国爱荷华大学里,一个中国北大留学生卢刚,在课堂枪杀三位教授、一位副校长、一个中国留学生山林华,随后自杀身亡。他习惯了自己最优秀,出国后导师不支持他的研究项目,先给了别人奖学金,他出于嫉妒和不满,开枪射击,在教育界带来巨大震动。

 

图源:desmoinesregiste

思想固执、行为看起来偏激的谢彦波成为了普林斯顿的“高危存在”,随即,便有了前文的谢彦波被遣散回国的结果。

谢彦波在美国最终没能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后谢彦波在中科大教物理课,结了婚,分到了一套楼下总有人打牌的小房子,跟国人期望的诺贝尔奖得主梦说了再见。

 

从中科大走出而归,如今谢彦波已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的副教授。

他有些学生说,谢老师有精神问题,学校只是照顾他才让他出来上课;也有些学生说,谢老师想的完全跟一般教师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个习惯于指摘诺贝尔奖得主谬误的早慧天才,再看看课堂下面坐的学生们,他会自失地笑笑。

 

谢彦波任教以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现在的物理不是做物理,是在做数学题。真正的物理,我觉得是里面有好多效应的,但是他们好像都不讨论这种效应......我要是总发现人家不对,把理论物理乃至整个科学都弄崩溃了,那就是我的不对了......”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