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的医疗行业格局是否可靠?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病例,拓宽诊断和治疗理念,但它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医生面对复杂疾病的综合考虑、实践经验和零距离人文关怀。
一条4.36亿前的鱼,被命名为“杂交水稻之父”致敬袁隆平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代脊柱动物与古代人类研究所(古代脊柱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江西省德安市发现了大约4.36亿年前的新型盔甲鱼化石。它被命名为隆平德安鱼,起源于化石产地。这个名字献给了袁隆平教授,他的家乡是德安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卫星17号通信技术试验成功发射:用于多频段、高速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4月11日,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博报道,4月11日凌晨0时47分,长征3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起飞,准确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17号送入预定轨道。
陆地上是否有后腿高度下降,主要依靠前腿来支撑动物的移动
对陆地四足动物来说,后腿的重要性大概就是这样安排的:在地上奔跑>在树上攀爬>在地下挖掘。
三次大灭绝事件后,菊石突然与恐龙一起灭绝。
乍一看,菊石这个名词就像一块石头。事实上,它们是地球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灭绝动物群体,其历史地位不亚于三叶虫。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新的突破性癌症免疫疗法
中新社香港4月10日电(记者韩星童)香港大学(香港大学)10日宣布,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光敏混合型的突破性癌症免疫新疗法。γδ-T细胞外泌体,可以对抗和破坏癌细胞,给癌症治疗带来突破。
我国的研究团队破解了微塑料入侵食物链的新路径
记者10日从南开大学获悉,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和孙红文教授研究小组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首次验证了微塑料通过叶子进入食物链的新方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最准确的中微子质量上限由科学家测量。
全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微子试验(KATRIN)该团队10日公布了迄今为止对中微子质量上限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并将其限制在0.45电子伏特。(eV)其中,这还不到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这一成果进一步约束了宇宙中最神秘的基本粒子之一,促进了物理超越标准模型的发展。这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在最新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江西婺源发现新的蜘蛛类别被命名为“蓝冠短尖蜘蛛”
近日,江西婺源国家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邀请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小组对自然保护区蜘蛛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小组在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新的蜘蛛类别——蓝冠短尖蜘蛛。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生物多样性数据杂志》上发表(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上发表。
新技术创造了超灵敏耐用的氨传感器
韩国材料科学院(KIMS)团队开发了一种突破过去高温限制的新技术,可以在低温下通过简单的溶液工艺制备溴化铜(CuBr)薄膜,然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溴化铜薄膜的氨传感器。这一突破不仅赋予了传感器高柔软度、超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经过1000多次重复弯曲检测,传感器仍能保持高性能和稳定的运行功能。相关论文周一在传感器和执行器B上发表:化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