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7月10日中午,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团队和西藏当雄县政府、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历时2年多合作培育的克隆牦牛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产诞生,母子平安。
据新华社消息,7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事业迈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此次大会上,研究院聘任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霍启刚、第十五届全运会及第九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为院长,聘任3位副院长以及28位体育文化专家、企业家为特聘研究员。
7月11日,由临港实验室牵头,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大学国际神经智能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跨物种大脑空间转录组基础模型BrainBeacon。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杨帆团队,研制出国际上首台高时空分辨布里渊显微镜,在保持优异成像质量和高频谱特异性的前提下,将成像速度提升两个数量级,实现亚毫秒时间分辨与亚微米空间分辨的力学成像。相关研究7月10日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小鼠全基因组沉默子图谱,阐明了其基本特征,并发现了影响细胞重编程效率的重要沉默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发现,青稞β葡聚糖提取物联合乳酸杆菌可干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为从膳食角度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人群的健康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大分子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揭示了清淤对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河床沉积物清淤不仅能改善水质,还能显著提升河流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近日,国际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刊发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教授赵东利的文章。文章聚焦同期发表于该刊的英国STAR临床试验,从放疗专业视角出发,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在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治疗中的实际挑战与优化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