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家 |

预计五年后,俄罗斯将开发出高精度的核时钟

谢尔盖·东琴科是俄罗斯物理技术和无线电测量研究所的优势,他最近告诉媒体,俄罗斯科学家预计将在2030年至2032年之间开发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核时钟。

研发家 |

成年动物大脑仍有生成新神经元能力

最新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成人大脑具有产生新神经元的能力,这些新神经元可以集成到关键的运动回路中。这一发现长期以来挑战了成人神经的发生,表明刺激大脑中的祖细胞可能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网络,并为治疗亨廷顿氏病和其他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研发家 |

北航党委副书记杨立军调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

澎湃新闻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党委副书记杨立军已调任中国航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研发家 |

小胶质细胞STING激活促进实验性脑出血小鼠的神经炎症和病理改变

上海交通大学丁春勇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STING的激活促进了试验性脑溢血小鼠的神经炎症和病理变化。相关论文于2025年4月8日在《中国药理学报》杂志上发表。

研发家 |

花青素调控叶际微生物群落关键机制获揭示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院教授葛良法团队通过调节活性氧,揭示了花青素内部乳酸菌丰度的机制,以促进藜藜苜蓿叶。相关成果在《植物杂志》上在网上发表(the Plant Journal)。

研发家 |

科学家分离出最苦物质

德国科学家团队将三种新的苦味化合物从一种深褐色的网状褶皱细菌中分离出来,其中寡孢菌素D显示出惊人的苦味强度,或者已经成为目前已知的最累的物质。这一成就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

研发家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实现淀粉低碳微生物制造

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中国新闻网天津4月9日电(记者王君妍)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记者9日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淀粉研发团队取得突破,开发了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完成了淀粉低碳微生物的高效生成。

研发家 |

科学家研发智能监测贴片,破解皮肤移植术后监测难题

科学家研发智能监测贴片,破解皮肤移植术后监测难题

研发家 |

发现20余个新种!摸清高黎贡山大型真菌家底

4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团队对高黎贡山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近两年的系统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9400多份,鉴定大型真菌121科380属1500多种,新种约50种,并正式发布了21个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相关成果发表在《真菌学》等期刊上。

研发家 |

AI新工具能评估多发性硬化症疗效

《科技日报》北京4月8日电(记者刘霞)7日发表的《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称,伦敦大学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AI)MindGlide可以帮助解释和评估多发性硬化症(MS)病人的治疗效果。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