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天,兰州的灰尘并没有阻止一群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现代物理研究所)的四个研究中心的研究骨干聚集在一起。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教授赵红伟的话,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发了各种波浪:“国际重离子领域急需低能量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设备,存在许多重大物理和技术挑战,但我们必须尽快建造一个。”
3月29日,国家电网甘肃电力科学院开展瓜州光热工程10万千瓦“双塔一机”机组调试,30日凌晨3时23分,项目机组常规岛首次完成试运行,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双塔一机”光热工程技术创新和实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团队分析了BAX条形/环形聚合物交换的基本重复单元结构,并回答了“死亡”BAX如何让细胞走上死亡命运的不归路。6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隆基绿色能源等研究团队首次开发了具有双自由基特性的高效、稳定、渗透性优良的自组装分子材料,显著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运行可靠性和大规模加工均匀性。6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科学上发表。
一项研究发现,当黑猩猩听到笑声时,他们更有可能接近一个他们通常不会触摸的物体。这项研究监控了四只训练有素的黑猩猩。它会根据盒子是否配有食物与盒子互动或忽略盒子。这项研究表明,听到积极的声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寻找食物和搜索行为。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淞金泉团队联合开展橡胶树乳管靶向代谢组研究,系统阐明了橡胶树150年驯化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方式,识别了多种控制高附加值代谢物产生的关键基因,对充分挖掘橡胶树乳管的“生物反应器”功能,帮助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植物学报》(英文版)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JIPB: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质量化学加工利用创新团队建立了高活性固定酶催化剂,完成了食品特性风味酯的绿色高效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上。
近日,Xi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在德国应用化学中发表了《晶格压缩驱动的电子局域化与Ir-O耦合作用协同实现超低电位Li-CO2电池》的研究成果(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事实上,Xi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生肖时代是本文第一作者,Xi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丁书江和副教授杨国锐是通信作者。Xi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是第一通信单位。
据《自然》报道,谷歌DeepMind又放大了招,发布了新开发的人工智能(AI)模型Alphagenome。该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分析基因组序列中的“暗物质”——非编码区,了解它是如何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并影响细胞的内部工作的。目前,从事非商业工作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Depmind服务器使用编程界面浏览该模型。
各种各样的花从何而来?科学家发现,传粉昆虫的“爱”是主要驱动力!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罗世孝团队成功解开了茜草科异形花柱的多态性谜团:生长素基因成为关键的“开关”。相关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身上。(New Phytolog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