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曲静联合国生物信息中心张维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宋默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思,系统揭示了运动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确认天然代谢甜菜碱是介绍运动保护信号的关键介质。这项研究开辟了基于“运动模拟药物”实现系统抗衰老干预的新策略。《细胞》发表了相关研究。
6月25日,记者从第27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本次年会的四个平行论坛之一,2025年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将于7月10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将设置成果发布、主题报告、专题讨论三个板块。论坛以“破界、重构、赋能、共建学术出版新生态”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路径。
6月25日,在第27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自动化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侯增光介绍,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前沿讨论”专题论坛将于7月6日在中国科技大厅举行。
6月25日,记者从第27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新闻发布会获悉,第27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将于7月1日至31日在北京集中举行,主题为“展示科技前沿助力改革创新”。它由一个主论坛、98个专题论坛和四个平行论坛组成,并设置了发布、宣传和科普、展览设计和场景体验。
近日,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文军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团队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揭示了环境温度与伤害急诊科的联系,进一步估计了未来不同气候问题下温度变化对中国伤害疾病负担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与健康展望》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
当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时,6月25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带来了人们的期望——希望。这篇论文并没有关注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的全球框架。
徐沪济团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教授,构建了新一代细胞治疗产品,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嵌入式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治疗中出现了许多难题,弥补了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硬皮病治疗中的应用空白,为自身免疫疾病的“现货型、低毒性、广谱靶向”的精准治疗树立了新的范式。6月24日,《细胞》发表了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