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周一宣布,ABB 工业芯片和机器人领域顶尖专家庞智博已从瑞典返回中国,加盟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担任长聘教授。 其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灵巧手触觉感知和精细操控、多模态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和分层推理、可泛化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PINN 基础模型和应用、网络化具身智能系统中的信息与物理安全等。
本报电(记者郑洋洋)近日,“怡然晋中 心中的家”202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张壁古堡启幕。来自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省份的文旅部门负责人、非遗专家学者、传承人代表等齐聚张壁古堡,共话非遗整体保护,共谋文化生态创新。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晋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介休市委、介休市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第4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上海正式启程,此次出征的两艘科考船分别是“雪龙”号与“雪龙2”号,预计将于明年5月完成全部任务后返航。 本次考察任务中,南极秦岭站的配套设施建设与系统优化工作将得到持续推进。与此同时,科考队还将首次在南极内陆冰层深处开展湖泊科学钻探试验,计划深入超过3000米的冰层进行钻井取样作业,以获取珍贵的科研数据。 此次南极考察队阵容强大,除了来自国内的500余名科研人员外,还特别邀请了泰国、智利、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同行共同参与。这种国际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科研资源的共享,也为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上午九点半,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出征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标志着此次南极科考之旅的正式开启。随着两艘科考船缓缓驶离港口,队员们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探索南极未知领域的征程。
粤港澳大湾区澎湃的科创浪潮中,广东高等教育正以硬核实力撑起区域发展的脊梁。在校友会2025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上,广东24所高校集体亮相,其中9所跻身全国百强,中山大学以第13名的成绩稳居华南榜首。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广东连续五年超10%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幅在发挥作用,更是产教融合战略在制造业大省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教育系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抢抓秋季求职期,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各高校细化就业指导、加强供需对接、更好服务困难毕业生群体,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件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神经形态人工突触器件”本科生团队模仿人眼能力,成功研发出了“光子突触晶体管(PST)”技术。这项技术将“感光+初算+记忆”装进同一枚器件,让镜头在捕捉到图像时就能边看边算、就地提取关键信息。这项成果解决了传统摄像头“先采集后计算”的痛点,还登上了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第261期励志讲坛“2025年诺贝尔奖解读报告会——淬炼学术品位,洞见未来方向”在学生中心A100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瑞金医院免疫相关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苏冰,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高波,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巩伟做客本期励志讲坛。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处长陆琪,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副处长丁蕾,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巢睿祺出席本次讲座,与四百余名交大学子共同聆听精彩解读。讲座由集成电路学院本科生陈飞扬主持。
10月19日至25日,全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领域顶级盛会——IROS 2025(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机器人学界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IROS自1988年创办以来,与ICRA并列为机器人领域的“双A会”,长期被视为全球前沿科研与创新成果的风向标。相比偏重产业应用的WAIC、WRC等展会,IROS更注重学术深度与技术原创性,汇聚了来自全球科研机构、高校与前沿企业的研发力量。
活动现场汇集400多家用人单位,涵盖机械工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并同步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线上招聘,邀请1000余家企业,在线上线下提供就业岗位9万多个。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2025年10月19日,江苏大学机制81级校友毕业40周年返校团聚。来自全国各地、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的45位校友,相聚在母校江苏大学,参观江苏大学校区、机械工程学院、图书馆等。下午在气势恢宏的江苏大学图书馆举办了机制81级校友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