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卫健委发布通报批评!19位国家卫健委项目评审专家因不良行为被处理!

研发家 | 2024-11-18 0

1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最新通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项目评审专家不良行为处理结果的通报(2024年第一批次)》

这两年随着国自然基金委对请托行为严打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国自然评审出现在了国自然基金委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中。包括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部委也将目光投向了项目评审专家的不良行为问题上。此次的通报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第一次在其官网上发布这类通报,至少在该通报所属的信息公开一栏和关键词检索中,未找到过往任何相关或类似通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19位评审究竟做出了怎样的不良行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发展中心)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和学风建设,建立了完备的制度,行之有效地开展了相关工作。科技发展中心于2024年6月18日至7月25日组织开展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评审,共组织728名专家使用多场景视频系统完成评审工作。在此过程中,大多数专家能够履行职责,客观公正地完成评审任务,部分专家存在尽责和纪律方面的不良行为。根据有关规定,现将相关情况及处理结果予以通报。
 
按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评审专家不良行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审定,确定6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多次长时间离线、离席、关闭摄像头或未在独立封闭空间评审等行为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给予“3年内不再邀请参与科技发展中心承担的项目(课题)管理活动”的处理;确定13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拍摄会议材料等行为构成一般不良行为,给予“一定范围内通报”的处理。相关处理结果已告知专家本人,并纳入科技发展中心专家不良行为清单。
 
在卫健委此次举办的大型的项目评审活动中,仅有2.6%的评审专家存在不良行为问题,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不过根据通报内容可知,共有19位评审都存在不良行为问题,从人数看,涉事人员还是不少的。
 
尽管具体处罚措施:3年内不再邀请参与科技发展中心承担的项目(课题)管理活动和一定范围内通报,看起来力度比较轻,但他们的不良行为都被列入了科技发展中心专家不良行为清单。大家都知道上了“黑名单”的总归比没上的能获得的机会会更少。
 
此次通报也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像卫健委这类机构向你求证你是否做错时,老实承认并讲出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会受到更轻的处罚
 
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属于构成严重不良行为
 

长时间迟到属于构成一般不良行为

在该通报的最后,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强调:
 
“科技发展中心将持续对评审过程中存在不良行为的专家进行严肃处理,请广大评审专家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持良好的学风作风,恪守科学道德准则,强化责任担当,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和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
 
希望在这样严打的态势下,科研环境能够越来越清正,大家在申报课题时都能获得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评审。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