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博士吐槽:遇到高校“假编制”!

研发家 | 2024-02-28 0

在“预聘制”逐渐普及的高校圈里,编制有多重要?

 

某日,在和博士朋友闲聊的时候,友人说:“你可以去网上搜搜,甚至有大学老师用编制来骗钱。”

 

看了一眼,居然真有这样的事,且涉嫌诈骗300多万元……

最近,还发现,网上有许多人吐槽:自己遇到了“假编制”

 

多人吐槽,遇到“假编制”

 

此前,广东某大学就出了事情。有许多面试者反应,该校在面签的时候说有编制,结果入职的时候又说没编制。

 

但公告中明确说明:按事业编制引进,青年才俊特别优秀者放宽至40周岁,普通博士择优逐步纳入学校事业编制管理。

 

咋回事?说到底其实是招聘方与求职者对“编制”的理解不一样了。求职者眼中,“编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但在招聘方眼里,“编制”是事业单位目前开放的岗位。

这意味着,进入“学校编制”,只代表你成为了学校的“自己人”。

 

这也不能怨学校,如果真的拿事业编改革前“铁饭碗”的标准来定义,国内真正能给编的单位屈指可数。

 

这些编制,有啥区别?

 

1、周转池编制是真编制,但不是铁饭碗

 

编制周转池是指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一定规模事业编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供事业单位周转使用。

 

编制周转池的特点可以用16个字概括: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

 

“在不改变各单位编制‘所有权’前提下,将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依托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将长期闲置的空编统筹起来,建立周转池,向教育、卫生等急需行业投放,专门用于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安徽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本纯曾这样介绍道。 

 

2、报备员额制,加了期限的事业编

 

员额制,报备员额制,员额管理,报备员额管理……员额制和传统事业编制一样,统一招聘,工资、福利、待遇基本无差,地位与事业编制平等。

 

报备员额制和传统事业编最大的差异在于具有合同期限。在合同续存期间,员额制教师享有事业编制待遇,但是否续聘,要根据教师在合同期限内的考核再做定夺。

 

总的来说,报备员额制是一个员额对应一个人员,有总量控制,出入编制都要按规定程序办理,并不等同于“合同制”、“临时工”,算是加了期限的事业编。

 

许多浙江地区的青椒分享,这一制度基本已成了“浙江特色”。

 

3、备案制编制不是真编制

 

我国有关高校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的做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根据江苏、河北、内蒙古、江西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备案制编制虽然也带有编制二字,但并非事业编。

 

各事业单位使用备案制招录人员时,并不使用事业编,所以备案制人员没有编制,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畴。但是录用备案制人员后,事业单位必须将人员基本情况以正式函件的方式向人社、编制和财政部门报备,备案制招录人员也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而且备案编制有评聘职称机会,这是编外人员所没有的。

 

事业单位须和备案制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继续签约或者不签,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权。

 

总的来说,备案制人员除了没有编制这层身份外,其他与在编人员无异,同工同酬。

 

目前来说,由于人事权下放到高校,工作单位对教师的去留有着极大的处理权。有人能无功无过在岗位里待一辈子,也有人没达标就遗憾走人,是否是真的编制反而没有那么重要。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