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支晓飞与哥伦比亚大学团队的合作研究证明了胃癌细胞与感觉神经元之间的功能性神经元循环,并发现使用钙基因的肽(CGRP)受体拮抗剂可使肿瘤细胞与神经元断开,缓解胃癌小鼠的肿瘤生长。这一突破性进展为胃癌患者的治疗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2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胃是人类神经分布密集的器官之一。对于胃癌患者来说,一旦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神经浸润,通常是预后差的强烈信号。长期以来,由于神经在胃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临床上很难对胃癌神经浸润进行有效的靶向治疗。
“当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形成时,神经起着主导作用。研究还表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其生存和生长。”志小飞说。在不同的器官中,肿瘤的神经分布存在特异性差异。志小飞发现感觉神经元在许多胃癌小鼠模型中表现出最显著的扩张。逆行示踪技术和其他分析结果表明,在许多神经元中,高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胃癌细胞可以优先吸引CGRP 感觉神经元。
利用3D共培养模型、钙成像技术等研究方法,研究小组发现,CGRP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感觉神经元与胃癌细胞之间建立了功能连接,并观察到两者之间类似的突触结构。志小飞说,从功能上讲,感觉神经元的化学遗传激活促进了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激活胃癌细胞后,感觉神经元也表现出快速的钙离子流动,并表达更多的CGRP。胃癌细胞和感觉神经元之间有双向电信号传递。这是第一次发现大脑以外的肿瘤与神经系统之间有类似的突触功能连接。
通过进一步分析,团队研究表明,胃癌细胞与感觉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回路在促进胃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激活感觉神经元或补充CGRP可诱导胃癌小鼠肿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降低存活率。CGRP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生存期,防止肿瘤扩散。根据研究数据,研究结果为胃癌治疗领域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使用靶向神经元新技术可显著抑制胃癌的生长过程,有望改善胃癌患者的治疗现状和康复。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