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科学院工艺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工艺工程研究所)于2025年举行第21届公共科学日。活动期间,工艺工程研究所向公众开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药品制备和运输,使公众能够在活动现场感受到“国家实验室”的科学感受。
工艺工程研究所所长杨超在致辞中表示,工艺创造是无限的,工艺改变了未来。我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玩科学。工艺工程研究所也将为您带来更前沿、更精彩的未来科学感受。
通过光电流程,工艺工程研究所共同设计了10多名科研人员通过互动展品的结合,以科普的方式将锂资源高价值应用全过程等国家奖项成果“移动”到现场,系统展示工程研究所与行业深度合作,支持锂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在现场,孩子们穿上实验服,戴上实验手套,成为小科学家,亲自组装电池,感受石墨烯电池的生产过程;DIY一套简单的“流化床”,感受固体像液体一样流动的美妙;准备不同的靶向药物模型,准确运输,“狙击”肿瘤。
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研究生和小学生管弦乐队通过科普实验秀、科学讲解、青春之声等方式与叶渚沛先生、郭慕孙先生、陈家琏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进行了“时空对话”,展示了他们热爱祖国、愿意奉献的无畏精神和大家敢于创新、严谨学习的风格,深深感染了现场公众。
通过对化工行业的系统展示,现代化工科普展厅传播了“新化工”的理念,公众感受到了现代化工的魅力。
教授讲堂与线下活动同步直播,讲述“锂”主题、科普报告、科学家精神主题。近7小时的在线内容引领了近145万观众的“云”之旅。
此外,工艺工程研究所廊坊工程实验基地的学生通过参观科技成果展厅、听取科普报告、参加有趣的科学实验等活动,体验了一次独特的科普之旅。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