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公共科学日:万物皆有力

研发家 | 2025-05-19 21

杜甫的诗“卷我屋三重茅”,蕴含着伯努利的原则;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与重力势能转换的原理不谋而合。

5月17日,以“万物皆有力”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研究所)第21届公共科学日活动再次让公众大开眼界,现场参与人数超过7000人。

本次活动分为“空中专场”科普报告、“万物皆有力”互动体验、“光明之路”和“科研探索”四个板块。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示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普及力学知识,激发公众对力学学科的兴趣。

在礼堂,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何国威教授就力学学院的学术优势发表了欢迎词。力学学院的优势黄河激研究员作了题为《用力托起星星》的特别报告,王育人研究员作了《从教室的“玻璃”到空间站的“玻璃态”》的科普报告。下午的报告更贴近生活。陈来夫工程师、王永九、刘畅博士生分别通过趣味实验和生活中的力学现象,让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力学知识,包括《消失的重力》、《水下神秘力量-空化气泡》和《保护鸡蛋》。

互动体验部分设计了许多部分,如“诗歌中的力学”、“体育中的力学”、“生活中的力学”和“机械中的力学”。在“诗歌中的力学”部分,参与者通过在灯笼上解谜语,了解了诗歌背后的力学现象。在“体育中的力学”部分,趣味射箭、网球制作、自行车发电等游戏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在“机械中的力学”部分,力学与智能机械的融合凸显出来,智能机器鱼、运输外骨骼机器人、下棋机器人、全向双轮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让人大开眼界。在“德国悬浮”。

公众也踏上了“光明之路”,走进了钱学森、郭永怀生前工作过的办公室、力学研究所的展厅、爆炸性展厅,真正感受到了科学家报国的责任和情怀。此外,材料力学实验室、爆炸性管道实验室、引力波实验中心、氢氧爆炸性波风洞、微重力降落塔、空泡和空蚀瞬态动力实验室也向公众开放。

近年来,力学研究所积极践行科学普及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公共科学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整合科普资源,激发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促进了科普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促进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两翼齐飞”。这项活动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之一。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