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和卫星,请告诉我你今天拍了什么?”5月17日,在以“科幻引燃科学梦”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公共科学日,一个稚嫩的声音向一台电脑提问。
在电脑屏幕上,我拍到一座航站楼,里面有四架飞机。
“1、2、3、4.”孩子认真地数了数。
这个“AI上天:太空发展新引擎”是计算所在第21届公共科学日上展出的。此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计算所智能计算机中心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所、武汉大学联合开发了极光天基大模型JigonGPT,并将大模型送上天空。截至2025年5月10日,JigonGPT已在轨运行超过100天。
“我们加强了一些互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AI上天的技术和价值。”计算机智能计算机中心副研究员刘?告诉《中国科学报》。
除了AI上天的技术之外,公众还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近期各种高科技的魅力,包括一生一芯、寒武纪智能芯片、极光1000星载计算机、ChipGPTic设计大模型、交互对话数字人、单目三维重建、蛋白质结构3D可视化及改造、GoMateS等多项尖端研究成果的搜索增强模型应用。在这些研究中,“一生一芯”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创建自己的RISC-V处理器芯片;“蛋白质结构3D可视化”项目,让观众通过VR进行实时搜索。
同时,计算机研究所公共科学日也打破了传统的展览模式,活动创意设计了两大主线游戏:“神奇计算科幻游”和“科幻解密探索宝”。在“神奇计算科幻游”活动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项目收集科普印章,换取科普文化创意纪念品。“科幻解密探索宝”通过参与科普解密游戏,通过线索打开探索宝藏的挑战。“计算步伐”展厅将以时间线的形式呈现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历史;现场还有科普书作者现场签约,参与者可以现场与科普书作者交流;“神奇计算小课堂”中的“儿童计算机阿踏法”、AI上天:太空开发新引擎、"异构超算-芯片乐高队 VS 天气魔鬼和“手舞奇迹:探索机械手的科学法术”四个科普讲座也很受青少年的欢迎。计算机构还在网上直播了公共科学日活动,构建了多维度的科学传播场景。一天有5000多人进入计算机构参加活动。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