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教授给研究生发劳务费后再回收,以套取科研经费
研发家 | 2025-07-22 0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星期二(7月15日)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举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纪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并讲话。

李希在集体学习活动上说,要强化正风肃纪反腐,盯住科研项目评审验收、经费管理、授牌奖励等风险点,严肃查处利用项目管理权搞权钱交易、内外勾结套取科研经费等腐败问题。

 

李希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必须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李希强调,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中共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认真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李希称,要强化政治监督,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重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中共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李希也说,科技发展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要加快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应用,为反腐败安上科技“透视镜”,促进监督执纪执法提质增效。

 

他强调,要强化正风肃纪反腐,盯住科研项目评审验收、经费管理、授牌奖励等风险点,严肃查处利用项目管理权搞权钱交易、内外勾结套取科研经费等腐败问题,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决纠治影响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四风”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动完善科技治理体系。

 

同时,要强化中共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开拓创新、干事创业。

 

案例:

 

向学生发放劳务费后再回收!
 

这位985教授以此方式来套取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经费,2024年4月,他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处理!

根据国自然通报:
 
经查,迟某某通过向学生发放劳务费再回收的方式套取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71731003)经费,情节较重,违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迟某某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决定撤销迟某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的微观信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71731003),追回已拨资金,取消迟某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5年(2024年1月9日至2029年1月8日),给予迟某某通报批评。
 
劳务费是什么?
 
劳务费顾名思义就是导师按照研究生劳动分配给学生的一笔经费,这是高校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尽管不同课题组的劳务费不相同,但基本手握大把经费的导师都很愿意把这部分学生应得的钱发给学生。
 
这笔在导师看来可能微不足道,发不发都无所谓的「小钱」,却能直接左右一天到头辛勤劳碌的研究生的科研热情。
 
可是,也依然有很多导师认为研究生是自己的某种依附而非独立承担工作的个体,从而不给学生发劳务费,更过分的,是以给学生发劳务费为幌子,来自己套取科研经费。
 
发放学生劳务费再回收
非个例!
 
大学教授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为人师表、谆谆教导是人们对这个高尚职业的良好印象。可是在这高尚的背后,少数人的欲望也在慢慢萌发,比如将自己能够运作的科研经费,进行最大限度“开发”,以非法手段套取科研经费。
 
其中,让很多学生都经历过的,就是【研究生劳务费】问题,研究生工资800 ,就被要求上交700的事屡见不鲜。
甚至很多研究生都自嘲,自己简直就是导师的【套现工具人】。
 

好一点的,研究生当牛做马才能得到2000元。

更惨的就是劳务费只存在于神话故事,自己还得倒贴钱给导师提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申请国家基金都要写明学生的劳务费,并且学校也有规定给学生一定比例的劳务费。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学校存在着不给或者给不足、甚至要回已发放的情况。

这是很严重和恶劣的行为。
 
2021年,也曾有学生举报导师贪污劳务费问题。
 

“我们每人每月960元的劳务费,就要交给他860元,十多人一年就是10万元左右,长此以往数目巨大。”当时,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一名研究生向澎湃新闻爆料称,学校教授张某某将课题组内学生应得的劳务费大半“贪污”进自己的腰包。

根据聊天截图,不少学生都对这种 “干活还交钱” “发了还收回去的” 做法表示不满,而且,据学生描述,该校这样做的教授不止一位,因此,这些研究生联合起来向首都师范大学纪委部门举报此事,认为导师存在贪污。
 
但最后,张某某本人则回应称,收取学生部分劳务费是为了集中起来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发奖金,并非装进他自己的口袋。校纪委找他核实过相关举报,他也如实将情况报告给了纪委部门。
 
最后事情也没有公开的官方通报。
 
上述行为是否属于贪污暂且不表,但这种发给学生再回收的方法,也确实有案例明确判罚这属于贪污罪。
 
根据裁判文书网:颇具经济头脑的工程学教授王某海,2017年7月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审。其单独或伙同他人,共计套取科研经费共计576万余元,其中323万余元被其据为己有。
 
 
王某海提到,由于石油大学发劳务费的时候都是通过银行卡,所以我就找了几个自己学生,让他们去办了银行卡,但是这些银行卡实际上我来使用。”王某海说,8个办卡的学生里只有一人实际参加了科研项目,其他人都没有参与。而当劳务费打到这些学生的卡里后,王某海再把钱从这些学生的卡里转到自己银行卡中。
 
这些事件的曝光,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研究生劳务费问题的关注。加强对于学校和导师对待学生劳务费问题的监管,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期待学术界能够建立更加规范和公正的导师与学生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