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方面,中国海洋大学取得了新的进展

研发家 | 2025-05-26 21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洪芝研究小组在太阳能海水淡化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国际顶级期刊《纳米微尺度快报》上发表。

全球淡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驱动的页面挥发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蒸发器仍然面临着推动高蒸发率、有效盐收集和多功能协同的关键挑战。

MXenene新型二维材料虽然表面官能团丰富,耐腐蚀,抗菌,成分、间隙和功能可调,为复杂海洋环境中的多功能应用提供了保障,但高太阳辐射强度、风化、低温冻结、灰尘、生物污染等恶劣环境会大大降低蒸发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面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受到蝉翼超疏防污性能的启发,成功设计和构建了仿生微结构光热超疏水复合陶瓷膜。该团队使用双金属元素Mo、V 混合策略增强了光热层的联合密度,增加了光激发载流子松弛和热释放的数量,从而增强了多主元金属MXene 多主元金属MXenene的光热转换性能光热转换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

得益于复合膜强化的“光圈”效应、光热转换和高通量水传递,团队可以在单倍光强下实现高蒸发率。

此外,由于仿生微纳结构超疏水表面的新颖设计,复合膜可以诱导盐在膜边缘定向沉积,从而实现盐的回收和浓盐水的零排放。

同时,该复合膜可实现抗/除冰、防污、抗菌等协同多功能,解决了蒸发器多功能难以适应的缺点,为复杂服务环境中太阳能挥发技术的实际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项研究的结果非常重要,不仅促进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而且为应对全球淡水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