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提出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新策略

研发家 | 2025-06-21 33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陈凌武团队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出了创新思路,即针对唾液酸代谢免疫检查点的交互渠道制定新的治疗策略。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通信》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前列腺癌是男性患病率第二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有限阶段,虽然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些指标和基因组分析方法在准确预测高危患者术后生化复发方面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研究小组将局限性前列腺癌分为三种蛋白质组亚型:免疫活性(最佳愈合后)、花生四烯酸代谢型和唾液酸代谢型(最差愈合后)。通过人工智能授权选择关键蛋白质识别,制定蛋白质组亚型分类模型,准确识别真正的临床高危患者。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蛋白质标记,从而建立蛋白质组亚型分类模型。借助这个模型,临床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真正高风险的患者。

从作用机制的角度来看,抑制NANS可以有效地阻止唾液酸的代谢。这一过程减少了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化装饰,从而扭转了由M2型巨噬细胞主导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当免疫抑制微环境得到改善时,它可以促进CD8 T细胞渗入肿瘤组织,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论文通讯作者陈凌武表示,该研究不仅发现了新的愈后标志,还提出了治疗唾液酸代谢免疫检查点交互通路的新策略。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