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教授、博导被开除,投诉学校遭卡人事档案反被索赔百万,应诉时遭校干部找人截车威胁;校方回应
研发家 | 2024-06-14 0

47岁的河北某高校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姚颖悟不明白,他因涉嫌胁迫、殴打学生被学校开除,但校干部刘某因找人威胁他,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后,却转任校党委组织部党校办公室主任。

 

记者联系到校党委书记韩某,他表示,姚颖悟的事比较复杂,和学校一直在打官司,等近期法院二审判决,学校可能会正常通报此事。关于姚颖悟称被学校卡人事档案一事,韩书记说,“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这个是有误的,他自己的这件事可能自己没搞太清楚。”关于刘某组织人员威胁姚颖悟后转任党校办主任一事,韩书记表示,确实有此事,学校安排刘某负责和姚颖悟打官司的事宜,中间两人可能有一些私人问题,刘某组织人威胁了姚颖悟,“我们得到公安的情况反馈后,召开了常委会,对刘某进行了处理,他的岗位(党校办主任)即将调离,不可能升任。”当时,刘某与姚颖悟发生冲突时,已调到了组织部,学校已经准备给刘某调岗了,“他会调到一个不太重要的岗位。”

被索百万——

警方称调解书不合法,校方开除他卡人事关系

被开除后网络举报,校方以“侵犯名誉权”索赔百万
姚颖悟曾在河北某高校(天津校区)任教13年,因被学生投诉,于2020年12月7日被学校给予开除处分。对此,姚颖悟不服,认为河北某高校认定他胁迫、殴打学生有误,开除程序违规,在向河北省教育厅申诉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两审均驳回其诉请。
姚颖悟说,他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他从未胁迫过学生,也未殴打过学生。面对学校的处分、法院的判决,他选择通过网络、信访等方式投诉,但一直没有结果。
姚颖悟说,他认为一方面学校开除决定不合理,另一方面不给他办理离职手续等,还将他的人事档案以及十多年的实验室研究资料等扣留,导致其无法前往其他高校任教,也无法入职任何公司等,“直到今天,我的人事关系都没转出来。”
2024年1月3日,姚颖悟收到了天津北辰法院《传票》,案由为“名誉权纠纷”。他说,学校因他在网络投诉,向他索赔100万元,并申请了财产保全。

被人威胁?——

休庭后驾车返家遭人截停车辆
“这回打你是轻的,明天我搞你全家”
 
2024年1月11日,姚颖悟称自己在参加法院庭审后,驾车回家途中被一车辆别停,遭对方言语威胁及殴打。
据行车记录仪显示,1月11日上午11时52分,姚颖悟的车停在道路上,在其车辆左前方停有一辆私家车。音频显示,一男子对姚颖悟不断言语辱骂,并威胁道:“告诉你,这回打你是轻的,明天我搞你全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音频中,疑似双方有肢体冲突,姚颖悟不断求饶。
姚颖悟说,他不认识威胁他的人,遂向警方报案,“我感到后怕,没想到光天化日下,自己会遭到殴打。”

警方调查——

“截车打人”幕后指使者为相关高校一干部
涉案4人被行政拘留3至5日
 
3月18日,天津公安北辰分局对与“截车打人”事件相关的4人行政拘留3至5日。其中,指使此事的为河北某高校人力资源处人事综合服务科科长刘某。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刘某因工作琐事对姚颖悟产生不满,伙同徐某伺机寻找他人对姚颖悟进行威胁。2024年1月11日11时许,经徐某指使,姜某伙同侯某在福盈路将姚颖悟的汽车截停,下车后对其口头言语及肢体动作威胁。现决定对刘某予以行政拘留5日。其余3人拘留3日至5日不等。

姚颖悟说,刘某是河北某高校安排全权处理他相关事件的负责人之一。

受访者供图

法院判决——

被除名教授侵犯校方名誉权,向校方书面道歉,赔偿1000元
“人事档案被卡了3年,却说我侵犯名誉权”
 
3月25日,天津北辰法院判决,要求姚颖悟停止侵害原告河北某高校名誉权的行为,不再继续发布侵权文章;向河北某高校书面道歉;赔偿河北某高校经济损失1000元。
姚颖悟说,他不服,向法院提出上诉,“我的人事档案被学校卡了3年,社保等断缴了3年,至今无法入职其他单位,也无法自行缴纳社保,如今却说是我侵犯学校的名誉权,我不服。”
对此,3月18日一份河北某高校赵姓副校长与姚颖悟的通话录音显示,赵某说“档案我可以给你放。档案问题怎么解决,咱们可以协商协商。我想跟你一揽子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姚颖悟说,赵某想让他道歉,但他拒绝了。

5月29日14时,河北工业大学起诉博士生导师姚颖悟一案,在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传票显示,该案案由为名誉权纠纷,其审理法庭为该院第十二庭。

此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对本案做出一审判决,裁定姚颖悟发布的“河北工业大学处分反映消防隐患的师生,学校胁迫学生捏造失实内容举报博导”等信息侵害河北工业大学名誉权,判处其停止侵害行为,对原告河北工业大学进行书面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

5月29日15:20,红星新闻致电河北工业大学宣传部,试图了解相关事件具体情况,接线的工作人员称对外联系由其他人员负责,随后记者多次拨打上述工作人员提供的另一电话号码,但截至发稿前无人接听。
 

凭啥任命?——

“截车打人”幕后指使者转任校组织部党校办主任
“我因涉嫌打人被开除,他组织威胁人却升职了”
 

4月底,有老师向姚颖悟提供了一份4月9日的《河北某高校委员会任免通知》,其中显示,刘某任校党委组织部党校办公室主任(正科级),不再担任人力资源处人事综合服务科科长职务。

受访者供图
姚颖悟说,尽管从职级看都属于正科级,但行政岗到党委,属于重用。校内的前同事告诉他,刘某如今负责学校从严治党与党纪教育等工作,对此,他不解道,“我涉嫌打人,被学校开除教职,为什么他组织社会人员威胁我被证实了,还能继续任职?”“他从行政拘留结束到转任,仅过了不到20天。”这件事明显是“双标”处理。

相关回应——

刘某得知媒体采访后,直言“打错了”随即挂断电话
校党委负责人:人事档案被卡一事有误,刘某不会转任,将调岗
 
5月22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刘某,对方在得知媒体采访后,直言“打错了”,随即挂断电话。
同日,关于刘某组织威胁姚颖悟后转任党校办主任等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河北某高校校党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得知媒体采访后,称要给学生办理事项挂断电话。
关于姚颖悟称自己人事档案被卡3年等问题。记者联系到涉事学校人事综合服务科,工作人员表示,需要了解情况后回复。
记者联系到校党委书记韩某,他表示,姚颖悟的事比较复杂,和学校一直在打官司,等近期法院二审判决,学校可能会正常通报此事。
关于姚颖悟称被学校卡人事档案一事,韩书记说,“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这个是有误的,他自己的这件事可能自己没搞太清楚。”
关于刘某组织人员威胁姚颖悟后转任党校办主任一事,韩书记表示,确实有此事,学校安排刘某负责和姚颖悟打官司的事宜,中间两人可能有一些私人问题,刘某组织人威胁了姚颖悟,“我们得到公安的情况反馈后,召开了常委会,对刘某进行了处理,他的岗位(党校办主任)即将调离,不可能升任。”当时,刘某与姚颖悟发生冲突时,已调到了组织部,学校已经准备给刘某调岗了,“他会调到一个不太重要的岗位。”
另据大皖新闻报道,校党委宣传部值班工作人员说,"这个都是有前因后果的,现在姚颖悟的事还涉及到民事案件,涉及到很多问题,不能把某一件事单独拿过来(回应)。"该工作人员表示,在终审结束后会作出统一全面的答复。
 

律师分析——

校方开除教授后,应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
刘某被行拘后转任,不符合高校领导人任用标准
 

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清华大学陕西校友会法律顾问、知名公益律师刘东晨说,教授姚某被开除后,若校方始终卡着人事档案,违反了原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19条规定:“聘用合同解除后,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无聘用关系职工的人事档案;个人不得无故不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如果教授姚某因校方拒不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导致其无法到其他单位工作造成经济损失的,可向有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提起仲裁,主张相关权利。

 

关于校干部组织社会人员威胁他人。刘东晨说,本案中,从刘某策划、组织用言语、肢体等对他人进行威胁的情节轻重来看,刘某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警方给予其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与其治安违法行为相当,行政处罚合理。

 

刘某转任是否合理?刘东晨认为,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2017年1月13日发布的《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选拔领导干部标准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被选拔干部应当能够“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显然,才受过行政拘留处分的刘某被任命为校党委组织部党校办公室主任(正科级),应该不符合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的任用标准。

 

姚颖悟称遭遇校方“双标”处理,其质疑是否合理?刘东晨表示,刘某被行政拘留,依据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主体是公安机关;刘某转任,依据的是《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行为主体是河北某高校。无论是行政拘留还是职务提拔,与教授姚某因涉嫌打学生等被开除属于不同性质的事情,但校方对刘某和姚某的处置明显反差强烈,确实容易与公众朴素的公正观念相冲突。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