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花生过敏或“以毒攻毒”
根据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最新研究,循序渐进地吃普通花生酱可以帮助轻度花生过敏儿童安全脱敏。这一发现为个性化食物脱敏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0日在《新英格兰医学循证》杂志上发表。
2024年全球首次升温超过1.5℃
近日,有消息称,2024年是气温相对工业化前突破1.5℃的第一年,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影响我们实现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
研究人员开发新模式:用“生物年龄”筛查血栓形成风险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黄凯与国际生物数据库合作,创新开发了基于“生物衰老率”的新血栓形成风险识别模型——VTE PhenoAgeAccel,为高危血栓病人提供更准确的策略。《美国血液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结果。(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攻克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难题的中量大学生团队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以下简称中量大学)“量子智能探索”学生创新团队成功开发了“量子纠缠智能拉曼光谱仪”,并与相关企业达成了生产、学习、研究的战略合作。该设备不仅突破了传统光学时频共享的理论极限,还成功解决了环境监测复杂的多场景兼容性问题。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仪器完成了拉曼光谱仪的跨代飞跃。
特朗普政府计划大幅削减科学预算,美国科学界可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据《自然》报道,白宫最近发布了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的新年财政预算。虽然相关文件的细节不多,但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将大幅削减前所未有的科学资金。政策专家指出,如果预算开始实施,将对美国科学研究造成毁灭性打击。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更喜欢上网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比同龄人多——平均每天多50分钟。一项针对英国3340名青少年的调查显示,他们更有可能对网络体验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满,比如他们的在线朋友数量。5月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上。
翼龙“落地”的神秘足迹揭示了谜团
一些超过1.6亿年历史的足迹化石帮助科学家缩短了翼龙适应陆地生活的时间段。这些令人惊叹的中生代飞行动物经常被想象成在恐龙头上翱翔,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古老的翼龙在地上行走也是如此。5月1日,《当代生物学》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海狮拍拍,也许比你更准确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只训练有素的加州海狮比一些人类更擅长保持节奏。这是第一项直接比较人类和动物保持节奏能力的研究之一,表明保持节奏的能力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相关研究于5月1日在《科学报告》上发表。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统一服务门户(测试版)正式上线
5月6日,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统一服务门户(测试版)正式上线试运行。门户包括材料数据检索发现、数据产品、R&D应用、供需服务、生态发展等功能模块。现在,我们公开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提高服务水平。
患有身心健康疾病的青少年更长时间地使用社交媒体
Luisa,英国剑桥大学 Fassi和他的合作伙伴在一项关于3000名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患有身心健康疾病的英国青少年(11-19岁)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比没有身心健康疾病的青少年长。了解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设计适当的临床干预。相关研究于5月5日在《自然-人类行为》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