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国家超过20万人的幸福竞争,谁赢了?
全球繁荣研究(Global Flourishing Study)该团队分析了来自6个拥有22个人类居住大陆的国家的20多万人,并讨论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人是否处于“繁荣”状态——他们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最近,一系列关于自然的报道发表了相关研究。
新研究揭示了地质背景对全球河流氮循环的影响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刘易团队首次揭示了碳酸盐岩风化的作用机制,通过调节和溶解无机碳来增强河流氮的同化和吸收。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河流碳氮莲藕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功能的地质背景认识,也为全球河流生态治理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
科学家们采用“温加工”的方法来制备高性能半导体薄膜
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魏天然团队一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史迅研究员、陈立东院士团队发现,500K以下一种特殊的脆性半导体具有很强的塑性变形和生产能力,并建立了与温度相关的塑性概念模型,在半导体中完成了类似的金属塑性加工技术,为丰富无机半导体加工制造技术和拓展应用场景提供了重要支撑。4月28日,《自然-材料》发表了相关研究。
他的血液被毒蛇咬了200次,用于开发抗蛇毒血清
科学家们使用一个被毒蛇咬了数百次的人的抗体来制造一种有效的抗毒血清。这种疗法可以保护老鼠免受19种致命蛇的毒液损害,包括眼镜王蛇。5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细胞》上发表。
充电有奖励,电网大减压
当驾驶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时,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会让电网不堪重负吗?别担心,最近的一个真实实验表明,两杯咖啡钱的小奖励可能会让车主在用电低谷时积极充电,然后在用电高峰时间“缓解压力”电网。最近,《美国经济学杂志:经济政策》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未能验证巴西数十项大规模精确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一个由 50 由多个研究小组组成的联盟对巴西的生物医学研究进行了调查,以验证其研究成果。最近,在预印服务器bioRxiv上公布了相关研究结果,结果令人担忧。
颜宁发文打假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 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好消息!2025国自然预算涨31+亿,增长8.65%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的《2025年度部门预算》,今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数有较大增长, 2025 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 165987851.94 万元, 比 2024 年执行数 5944840.38 万元增加 43011.56 万元,增长 0.72%。增加的主要原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出预算增加。
研究人员开发新模式:用“生物年龄”筛查血栓形成的风险
近日,中山大学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黄楷团队与国际生物数据库合作,创新开发了基于“生物衰老率”的新型血栓形成风险识别模型——VTE PhenoAgeAccel,为血栓形成高危人群超早期识别高危血栓形成提供了更准确的策略。《美国血液病学杂志》发表了相关成果(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世界上最快的“拳王”揭示了螳螂虾的“巨盾”
螳螂虾,世界上出拳最快的甲壳类动物,已经进化成可以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对狩猎造成致命的打击。科学家发现,螳螂虾的“拳击手”,或“指节棒”,具有多层结构,可以吸收自身行为的冲击波,在打碎软体动物或其他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时,为新型坚韧材料的设计提供灵感。2月6日,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