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刘冰冰教授、姚明光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朱升财教授联合取得新突破,发现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六方金钢石的全新路径,生成高质量的六方金钢石,硬度高于立方金钢石,热稳定性好。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上。
裸钻,即金钢石,是由碳原子在地壳深处承受巨大压力而自然形成的,硬度极高,通常具有立方结构。由于人工合成的完成,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它已经在精密加工、资源挖掘、信息通信和“深空、深地、海底”的极端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一颗非常锋利的“工业牙齿”和国家战略物资。半个世纪前,发现陨石中共存的另一种“非常裸钻”,一般称为石墨在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变化。理论上预测它是否比立方金钢石更坚硬。
研究小组长期从事超高压下碳及相关材料的实验研究,发现了常压下难以获得的各种新结构和新特性。在这项工作中,团队提出了从石墨到立方金钢石转换的新机制。注意六方金钢的人工合成中高压结构很可能是关键。因此,团队巧妙地设计了高温高压试验,探讨了50GPa超高压下石墨结构的变化趋势,发现石墨在高压范围内形成了“后石墨相”的高压结构,然后通过局部加热成功获得了六方金钢石。此外,团队结合了大规模动态测试结构。
随后,针对六方金钢石材的高压生成,团队在超高压组装体中引入了不同导热率的高硬度材料,在高压下产生了30个温度场。 GPa、1400 在℃条件下,成功准备了毫米级的高方向六方金钢石材。此外,团队发现六方金钢石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硬度高达155。± 9GPa,超过40%的天然金刚石,在真空环境下,其热稳定性可达1100。℃,比纳米金刚石好900。℃。
这一结果不仅提供了一种人工合成纯相六方金钢石的有效途径,也为突破立方金钢石的应用限制提供了可能性,对深入了解陨石中钻石的具体来源和重大地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