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资金短缺的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数据库之一
最近,据《自然》报道,联合国、各国政府和支持机构正在努力拯救人口和健康调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数据库之一(DHS),由于美国政府在今年2月削减了DHS的所有资金。
中国科学家解决了钛合金“氮脆”问题,强塑性可兼顾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成果在网上发表在Advanced上 Science(先进科学)。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张崇乐和李轩哲分别是论文的第一和第二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该工作中唯一的通信单位。
科学家们发现,6000年中国水文突变的关键机制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薛刚在Nature 《地球物理研究:大气学》Index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研究成果在Atmospheres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薛刚博士。
3000年前的南海台风季比现在早,以后可能会重演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晏宏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气候与大气科学》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公布了研究成果。赵楠钰是博士后第一作者,晏宏是通讯作者。
冰室气候高氧气环境,全球变暖仍然可以导致海洋缺氧
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冰室的气候与高氧化环境类似于古代大冰期,全球变暖仍可能导致海洋缺氧。
动物“非常再生”激发了人类医学的灵感
受伤后,一些涡虫几乎可以再生体内的所有细胞,墨西哥钝口蜥蜴可以重建整个四肢和部分大脑,斑马鱼可以修复断裂的脊髓,绿色安乐蜥蜴可以重新长出尾巴。
一周连发2篇大子刊!曹雪涛院士之子,曹云龙研究员再取新进展
2025 年 6 月 5 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昌平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曹云龙研究员团队在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上发表了题为「Antigenic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RS-CoV-2 variants BA.3.2, XFG, and NB.1.8.1」的研究性文章,该研究揭示了 SARS-CoV-2 变异株 BA.3.2、XFG 和 NB.1.8.1 的抗原性和病毒学特性,包括它们对疫苗诱导抗体的中和敏感性、与人类 ACE2 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以及感染效率,为理解病毒变异机制和评估疫苗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冲刺申博!师范学院,已更名大学!
6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天水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水师范大学的通知》,通知称,即日起将天水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水师范大学,同时撤销天水师范学院的建制。
中关村TOP20硬科技投资机构名单揭晓
3月30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技创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中关村前20名硬科技投资机构名单。
由于生态风险,墨西哥大型能源项目暂停
墨西哥索诺拉州利伯塔德港被称为“鲸鱼田园诗般的安静区”。如今,科学家们担心宁静将被墨西哥历史上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利伯塔德港将建造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终端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