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家 |

地球被小行星撞击之前恐龙竟依旧繁荣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小行星撞击并消灭它们之前,恐龙人可能不会衰落。相反,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化石数量很少,所以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4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

研发家 |

数字技术的运用并不会增加认知衰退风险

通过一项汇聚分析,美国科学家发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与50岁以上成年人认知力下降和认知损害率下降有关。研究结果似乎与认为日常使用技术会削弱思维能力的假设相悖。相关研究于4月14日在《自然-人类行为》中发表。

研发家 |

西北地区融雪洪水风险评估取得进展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剧,西北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融雪洪水作为一种冻结圈灾害,对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研发家 |

科学家合作报道一类钴硅沸石基丙烷脱氢催化剂的合成策略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1日17:00,浙江大学肖丰收教授、王亮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员、宁夏大学刘晰教授等合作。在Catalysi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obaltosilicate zeolite beyond platinum catalysts for propane dehydrogenation”研究论文。

研发家 |

细胞“清洁工”背后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研究小组最近透露了转录因子LIN-15B在调节线虫自噬活性和溶酶体功能方面的关键作用。研究指出,通过调节LIN-15B的出入细胞核,核转运蛋白IMPORTIN-13(以下简称IPO-13)进一步影响了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一发现为我们对自噬控制机制的深刻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论文于4月2日在自噬中发表。

研发家 |

沙蓬特异叶片结构与表皮毛水分调控作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鹏善研究小组在研究沙蓬适应沙漠环境的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生理生物学方法,研究小组揭示了沙蓬叶独特的结构类型及其皮毛在水分调节中的关键作用,为干旱地区作物的驯化繁殖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和理论依据。植物科学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研发家 |

MDPI超过300个期刊被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

这是MDPI推动学术研究、促进知识传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MDPI期刊全球认可度、跨学科影响力与学术可见性的显著提升,更体现了我们对编辑标准的严格把控、科学诚信的始终坚守,以及推动全学科领域开放科学交流的核心使命。

研发家 |

新研究揭示轻烃成因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彭平安团队博士生孙震宇在该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键的指导下,开展了液态烃热化学硫酸盐氧化反应,正十八烷、正十二烷基苯和重质油(TSR)实验揭示了TSR造成轻烃的地球化学特性。最近,在《海洋与石油地质》中发表了相关成果(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研发家 |

AI将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长超一倍

据《自然》报道,最近国际能源机构(IEA)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布,(AI)随着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预计将翻倍以上。

研发家 |

新型“智能”免疫细胞:可长时间摧毁癌细胞

想象一下,有一种超级免疫细胞,可以在不知疲倦的情况下准确攻击顽固的实体肿瘤,并在几天内破坏异常细胞。最近,南加州大学的团队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并开发了“EchoBack CAR “T细胞”有望克服肿瘤在临床上遇到的重大障碍,这些肿瘤通常不适合免疫治疗,并保护健康组织的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在《细胞》中公布。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