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古代基因“再生”:灭绝动物恐狼“复活”掀起波澜
恐狼是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凶猛犬科动物“冰原狼”的原型。恐狼也出现在游戏《龙与地下城》和《魔兽世界》中。如今,这种史前掠食动物已经超越了生物意义上的存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地印在了大众的心中。
输入两个或三个句子,AI可以为您定制机器人
美国杜克大学的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创新的机器人设计框架,名为Text2Robot。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描述来设计和构建机器人,即输入两到三个句子。该技术成果将在5月份的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国际会议上展示。
反铁磁性在二十面体准晶体中被发现,反铁磁体研究的新领域被开发出来
在一项开创性研究中,东京理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真正的准晶体中发现了反铁磁性。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实验证据,自1949年第一次报告周期性晶体中的反铁磁性以来,它显示在20面体的准晶体中(iQC)还可以带来反铁磁性。《自然物理》杂志11日发表了相关论文。
在大阪世博会第一次飞行成功的日本“飞车”
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14日迎来标志性时刻:下一代空中移动车辆“飞车”首次在公众面前成功完成航行演示,成为本届世博会展示未来移动技术的一大亮点。
无线传输速度在城市场景远距离创纪录
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使用红外线,以5.7太比特/秒的速度无线传输数据到4.6公里以外。这个速度相当于同时播放190万个超清视频,创造了城市环境中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的新记录。最近,美国旧金山召开的2025年光纤通信大会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
“国家战略技术未来对话”在韩国举行
近日,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举办了“国家战略技术未来对话”,包括首尔大学校长、韩国产业技术振兴协会会长在内的20多名韩国政府、公司、科研机构代表参加了活动,讨论如何在全球技术竞争中保障科技主权。
在原子尺度上,科学家们首次拍摄催化反应过程
借助一支名为SMART的国际科研团队,由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主导。-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催化反应过程。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催化剂是如何工作的,从而设计出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化学反应过程。最新出版的《化学》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
为锂电池“续命”“打一针”
锂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凭借其高能量密度、轻便性和快速充电的优势,迅速成为能源领域的“宠儿”,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脑神经“活地图”创新脑病诊断与治疗生态
“这是新发现的颞枕连接纤维束。”4月15日,河北省故城县医院神经图像研究中心主任姜洪新点击鼠标,在显示屏上标出“彩色大脑”的三维图像。这些神经纤维束的图像使用其团队开发的扩散张量图像(DTI)神经纤维束成像技术。
量子计算机处理“绳结”数学问题
量子计算机在处理拓扑问题时具有巨大的潜力。据英国《自然》网站最近报道,总部位于剑桥的Quantinum公司的研究人员在arxiv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预印论文,称他们可以通过量子计算机H2-2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绳结,而且速度可能比经典计算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