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和面部按摩一分钟,大脑“排污”被激活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种增强大脑“污水系统”的新方法,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6月4日,在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不仅揭示了大脑清除废物的机制,还开发了一种可以通过按摩颈部和面部来激活清除系统的装置。
国家公司FutureHouse推出AI科学“推理模式”
伴随着人工智能(AI)科学的工具重组工作流程,梦想着进行更系统的Sam转型。 Rodriques,他的创业公司FutureHouse于2023年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多所高校,停招英语专业!
“英语成绩好,适合报什么专业?” “劝退英专”“不要学英语!” 在社交媒体的一则询问帖下,英语专业毕业生现身说法,从上学时期要考专四专八各种证,到毕业工作难找纷纷转行,劝退想要踏进英专行列的新人们。
一高校50多名学生大规模抄袭被处理,校方回应
近日,泰山学院50余名学生在“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中,被举报存在大规模抄袭行为,部分作品高度重复,甚至内容几乎完全一致。赛事组委会通报称,情况属实,相关奖项已被撤,自此届起,禁止该校学生通过“个人参赛”方式参赛。
新型手工光电材料为电致圆偏振光源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宋清海、陈怡沐团队在光电器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自然-通信》上公布。
生物电氧化氢迎来了新的突破
生物质电氧化氢是继电解水之后的又一新兴绿色能源技术。通过降低阳极氧化势垒,生产有意义的化学物质,这项技术为传统水电解氢提供了潜在的替代方案。然而,由于高能氢键和氢氧键在生物质分子中难以裂化,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工业电流强度,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SDGSAT-1-1 水环境遥感监测潜力MII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世林团队系统验证了SDGSAT-1卫星MII传感器在水环境遥感中的有效性和优势。相关结果发表在《环境遥感》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国防科技单位和西部东北公司分批在清华招聘
3月12日,清华大学年度最大的校园招聘会——2025届毕业生春季大型就业博览会在学校启动,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720多家雇主参加了会议。
智利罕见蛙失踪130年“重返江湖”
智利再次出现了一个“消失”了130多年的青蛙物种。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自1893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他们成功找到了“图案青蛙”(Alsodes vittatus)"。这种罕见的发现日前在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对于南美洲两栖动物学研究和南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揭示了稻谷如何感知病毒攻击的关键机制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李毅与多个实验室合作,首次揭示了水稻如何感知病毒攻击,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核心机制。3月12日,相关研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水稻感知病毒感染与启动抗病毒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