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然》6月4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怀孕小鼠缺锌可能会导致少数携带XY染色体的个体发育卵巢,而XY染色体一般决定男性性别。这些发现揭示了哺乳动物铁代谢与性别决定的联系。
19世纪中叶,瑞士人类学家巴霍芬在《母权论》(1861)一书中首次提出,母系社会的发展阶段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普遍存在,但缺乏考古学支持史前母系社会存在的有力证据。另一方面,现代民族学研究所揭示的母系社会组织与特殊的工业经济体系和低水平的人口生产有关,只是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适应性选择,被人类学家称为“母系之谜”(matrilineal puzzle)。
生活在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例如,高原微型真菌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恢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团队发现了1个新属、9个新种、1个新记录的隔孢菌目和基尔希斯坦菌目。相关成果发表在真菌学上。
在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立花诚和他的合作伙伴发现,怀孕小鼠缺锌可能会导致一小部分携带XY染色体的个体发育卵巢,而XY染色体一般决定男性的性别。这些发现揭示了哺乳动物铁代谢和性别决定之间的联系。相关研究于6月4日在自然界发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明月团队开发了NMR数据提取工具NMRExtractor,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试验性磁共振共振共振共振共振(NMR)数据,并且构建了NMRBank,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开放式NMR数据库。五月二十八日,《化学科学》发表了相关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促进多领域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备受关注的“中国力学大会-2025”将于7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次盛典由中国力学学会联合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主办承办。它是力学领域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估计将吸引力学领域近5000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舒涛、研究员魏迎旭、中国工程院教授刘中民团队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阎子峰团队,在分子筛基工业多元模型催化剂扩散和裂解反应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揭示了在提高工业沸石基催化剂的扩散和催化效率方面,沸石组元与非沸石组元界面之间的通道连接起着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日本私人航天公司ispace的“韧性”号着陆器将于6月6日试图登陆月球。如果成功,这将是今年第二次成功的商业登月任务,也是历史上第三次,ispace将成为第一家登陆月球表面的非美国公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提供了直接观测证据,并验证了2023年9月至10月发生的病变的全球地震振动,这确实是由格陵兰两次非常海啸引起的。6月3日,《自然-通信》发表了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