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教授周鹏、青年研究员王水源团队、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嘉义、副研究员严彪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伟达团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泛的光谱覆盖视觉假体,假体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围设备,即使失明动物模型恢复可见光视觉能力,也能给动物感知红外光甚至识别红外图案的“超视觉”功能。6月6日,相关研究在《科学》上发表。
彗星,由冰、灰尘和岩层组成的“太阳系信使”,在接近太阳时,会因温度升高而释放挥发性物质,形成壮丽的彗尾。在研究人员眼中,蒸发的物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中可能包含太阳系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密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焦峰、研究员潘秀莲、中国科学院教授包信和团队在合成气体直接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揭示了分子筛酸位点普遍性调节合成气体转化特性的机制,为深入了解分子筛传质调节机制和设计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中,被选为VIP文章。
鲸鱼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是健康海洋的“大事”。当他们排便时,他们会从深水中转移大量的营养物质到海面。3月10日,发表在《自然-通信》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鲸鱼还将大量营养物质通过尿液运输到1000多公里以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崔晓菊团队在研究硫化氢电催化分解制备氢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该团队开发了一种集成电极,具有双极“盔甲”结构,在工业安培电流强度下高效分解硫化氢,制备氢气和单质硫。相关成果在德国应用化学中公布,选择VIP(Very Important Paper)文章。
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领导的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最近在《天文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一个新的天文设施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后探测到数百万个新的太阳系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