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提出了黑碳气溶胶成核新机制
近日,通过实验与理论的结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王占东团队发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共价团中间体在气相小分子-黑碳颗粒转换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提出“共振平稳自由基团簇化”(RSRC)“黑碳气溶胶成核新机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在1.36公里外,中国科学家实现了超分辨率
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的合成孔径技术,完成了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系统的图像分辨率比干涉仪中的单个眼镜高14倍左右。5月9日,该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被选为编辑推荐论文,并被美国物理协会下属网站Physics报道。
资助21个地球工程项目,5680万英镑
英国高风险项目研究资助机构将向地球工程这一极具异议的领域拨款5680万英镑,希望通过控制地球环境来防止气候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幻觉越来越严重,并将继续下去
人工智能来自美国OpenAI和谷歌等科技公司(AI)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聊天机器人一直在进行所谓的推理升级——理想情况下,它们会更好地为每个人提供值得信赖的答案。但最近的测试表明,它们有时比以前的模型更糟。聊天机器人的错误被称为“幻觉”,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问题,现在看来,你可能永远无法摆脱它们。
这种植物已经进化了700年,以“发臭”
臭虫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植物,它的花瓣散发着腐肉般的臭味,让人远离。为什么臭虫和一些植物会产生不舒服的味道?经过一项关于臭虫植物的广泛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植物王国中,散发粪便、腐肉等令人不舒服的花朵实际上是相当普遍的。在不到700万年的多次进化中,一种植物属种物种有能力产生这种气味。5月8日,《科学》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基金委:41个杰青项目获首批延续资助,9个杰青项目被评为“差”;资助博士生项目810项,本科生141项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度报告》披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共接收2502个依托单位的40.39万项申请,资助各类科学基金项目5.49万项,资助经费335.81亿元。其中,资助面上项目2075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3226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51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3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5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3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8项、重点项目745项、重大项目48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419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50项、联合基金项目1306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67项、专项项目2237项目(其中,青年学术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810项、青年学术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141项)、数学天元基金项目155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315项、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443项、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项目74项。
预计190所!大学,批量倒闭
大学倒闭,居然常见到开始出现“一条龙服务”了? 近日,韩国私学振兴财团推出“倒闭大学综合管理系统”(폐교대학 종합관리 시스템)。该系统包括学历学籍证明申请发放、转学申请、学校资产管理、校史资料保存等多个功能。其中,学历学籍证明服务可为倒闭高校的在校生、毕业生、退学生提供一站式申请通道,避免“学校关闭后无处查询档案”的困扰。
中国首次发现中生代蝎子化石-龙城热河蝎子
热河生物群以发现各种特殊的埋藏化石而闻名,包括带羽毛的恐龙、早期鸟类、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翼龙、节肢动物、植物化石等。,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热河生物群的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和甲壳。
新型蝙蝠新冠肺炎利用人类ACE2受体进入细胞
在国家重点R&D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揭示了一种新型蝙蝠HKU5新冠肺炎支派(HKU5)-CoV-2)人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可用于进入细胞,为了了解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最近,《细胞》上发表了相关结果(Cell)。
“大笨鸟”其实并不笨
2月21日,《科学报告》发布的一项研究调查了9只养鸟,发现美洲骆驼鸟和美洲骆驼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这些“大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