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金水路作为中国国土空间研发的重要轴线,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NPC代表、三峡大学校长黄艳表示,虽然长江航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长江荆江河段仍面临着航运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中游航线水平低、河流稳定性不足等诸多瓶颈,制约了黄金水路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子资源与育种团队在花蕾休眠过程中揭示了细胞类型和表达水平的时空转换机制,为草本植物休眠机制研究和桃子低需求冷量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中(Horticulture Research)。
近日,《园艺植物期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猕猴桃资源和繁殖创新团队。(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本文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软枣猕猴桃果实着色和成熟的交叉调控机制。
最近,科学家们在阿拉斯加出土了一块块细小的骨头碎片,揭开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秘密——原来鸟类早在7300万年前就跑到北极“定居”,比之前科学界理解的时间提前了3000万年。
铀作为核能的重要原料,对于全球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核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铀需求的显著增长。然而,陆地上铀矿的资源储量有限,只能使用近百年。海水铀资源储存丰富,约45亿吨,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1000倍。因此,开发高效的海水铀提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铀资源的潜在方法。海水铀也被Nature评为“七种可以改变世界的化学分离技术之一”。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崂山实验室和海洋研究所在深海极端环境检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西太平洋板块发现了大型氢热气缸群。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知》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面对面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胜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张蔚团队、浙江大学教授陈学新团队揭示了兰花螳螂体色流程变化的分子基础和进化生物功能。5月30日,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邀请撰写同期专题研究简报。
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教授黄哲昊团队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斯德哥尔摩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科研机构成功研制出纳米带形状的一维高熵氧化物(1D-HEO),其组成为(MoWNbTaV)O3。五月二十九日,《科学》发布了相关成果(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