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明确了吃动平衡、肠菌代谢与高脂血症的相关规律!

研发家 | 2025-05-17 21

5月15日,美国心脏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刘欣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

基于代谢综合征或高危个人,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宏量营养物质-体力活动比率”指标,系统地揭示了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与高脂血症的相关规律,识别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此过程中的潜在调节作用。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控制饮食和增加锻炼”(少吃多动)的生活方式被广泛提倡,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种宏量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最能改善血脂。本研究构建了“宏量营养物质-体力活动比率”的新指标,系统地评估了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并结合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数据,探讨了潜在的机制。

结果表明,宏量营养素-体力活动(特别是高脂肪或高饱和脂肪摄入)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上升显著相关,但总能量没有观察到显著相关性;与饱和脂肪-体力活动的最低比率相比,最高三分位组的高脂血症风险约为2-3倍。

饮食结构和体力活动水平可以直接影响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而调节宿主的脂质代谢。肠道微生物代谢物作为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介质,在“营养-运动-血脂代谢”关系中的调节机制也鲜有报道。研究小组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基于不同宏量营养-体力活动比率的微生物风险评分,发现这些评分与血脂水平成正比。研究还发现,一些细菌与多种宏量营养物质的体力活动比率和多种血脂密切相关。此外,研究筛选出的核心细菌对高脂血症的预测性能良好(最高AUC为0.830)。

结果提醒:减少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的摄入,而不是总热量,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是维持血脂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还识别了肠道细菌和关键代谢物分子在上述生活习惯对血脂的影响中起着关键作用,也为基于肠道细菌代谢的精确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了参考。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