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昆明科技局在教场路公园和昆明动物博物馆举办公共科学日活动,以“科学开启未来”为主题,通过设置9个特色板块,8个沉浸式科学感受,带领500多名公众进入科研现场,感受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魅力,全面展示科技创新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研究员王国栋的家犬研究学术科普讲座,让观众深刻理解了家犬的起源、遗传特征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高级工程师高云团队带来的家犬训练演示精彩纷呈,让观众在互动中体会到家犬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助理研究员刘琦探索了神奇动物“猪尾鼠”回声定位系统的原理,揭示了猪尾鼠“无声世界中的导航员”的身份。
视觉科普微课秀的互动体验阶段更加激动人心。通过生动的视觉展示和微课,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内容,让观众在欣赏中学习新知识。
在暗河精灵“洞窟鱼”的展示中,观众在科学家的带领下解码了洞窟鱼的生存智慧和进化奇迹,感受到了生物进化的神奇力量。
该活动还设置了动物谜语的巨大挑战,让观众在解决谜语的过程中学习动物科学知识。
活动气氛热烈,公众积极参与。他们不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了解了生物多样性探索的最新成果,还亲身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昆明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传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进展。
公共科学日活动,让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让科学精神渗透公众,是科普照亮创新之路的生动实践,不仅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科技创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和关注,也为昆明动物与公众建立沟通桥梁,促进研究成果的普及和传播。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