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率先实现中国温室气体净排放

研发家 | 2025-05-24 2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涛和合作伙伴,综合整合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湖泊、湿地、河流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和牲畜数量历史统计,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和未来气候估计,评估了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估计了不同加热和畜牧业发展情况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的变化。研究认为,青藏高原是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地区。这一结果最近发表在《科学通知》上。

“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议的温度控制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而且是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尤为重要。”第一位通讯作者王涛告诉《中国科学日报》。

青藏高原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转暖、变湿、变绿,使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然而,青藏高原拥有中国50%以上的湖泊和自由放养传统。近20年来,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特别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出现,显著增强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了高原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汇。

研究表明,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一个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空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的近两倍。这种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来自二氧化碳汇。然而,超过40%的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质(含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消耗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值得注意的是,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和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研究表明,在中等排放情况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水质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下降引起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如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将是一个显著的温室气体汇。然而,温室气体汇的大小取决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线的选择:如果目前仍保持不可持续的放养状态,畜牧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的增加;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采取减排措施,降低畜牧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预计高原温室气体汇的大小将比目前增加1.5倍。因此,推进可持续高效畜牧业发展路线,将大大降低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我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9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