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赋能小麦单产大规模提升

研发家 | 2025-05-25 21

5月21日,河南省商丘市召开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和农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小麦大规模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座谈交流会。

据潍阳区勒马乡中麦578大型生产示范田种粮大户王帅州介绍,该示范方种植面积超过500亩,采用适期晚播半精量播种、种子包衣、播前播后双镇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辐射面积超过3万亩。目前,中麦578在示范方田间均匀生长,每亩穗数约53万穗。自2024年秋季种植以来,冬季、春季和初夏长期干旱。在仅拔节期浇水一次的情况下,子粒灌浆良好,千粒重量已达到当地长期52克。预计亩产将超过650KG。

中原研究中心小麦品质分子改良团队首席、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勇介绍了该中心建设的“三位一体院地合作”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选择中麦578、郑麦1860、郑麦136等优秀品种,应用精细整理、适时晚播、种子包衣、播前播后双镇压、液肥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全机械化等综合技术。专家团队在核心示范区进行了“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观看和培训,重点是播种、拔节和关键生产管理的重要节点。

此外,通过应用“多级联动”的技术推广模式,以示范和社会服务为抓手,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的小麦生产管理能力,有效落实技术到位率,促进综合技术的转化应用和普及,提高小麦生产的栽培技术能力和技术含量。

据悉,中原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组-省区域专家组-地方市专家组-县(市)专家组-科技示范主体”的多级联动R&D团队。在河南省各市布局技术指导小组,在小麦播种、过冬、返青拔节、孕穗注浆等关键农业时,围绕适当播种、精细整地、种子包衣、播前播后双镇压、液肥运筹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全过程机械化等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为各市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

记者了解到,中原中心将继续优化“院地协调三位一体”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四良结合”配套应用,协调地方资源,准确解决产业瓶颈,加快科技创新转型,推动农产品深度加工和产业链延伸,通过打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样板,为河南粮食稳产增产、减损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8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