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
研发家 | 2025-07-07 33

芯片的信息处理需要时间控制,控制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小组与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创新研究所合作,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控制速度提高100倍,大大提高了未来智能计算、6G通信、空间遥感等一系列实际应用的性能。相关结果最近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为了产生高速信息处理能力,传统芯片通常需要基于电子振荡器产生时钟信号。但目前,该方案的速度并不理想,而且会消耗大量的功率,产生更高的热量。与此同时,芯片通常只能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产生时钟,导致不同的应用程序,如6G、车载毫米波雷达、GPU等,需要完全不同的芯片制造技术,大大提高了芯片成本。”与传统方案不同,我们开发的光子芯片技术‘以光为媒介’通过光子产生时钟信号。我们都知道,就速度而言,光比电快得多,所以用光子时钟处理信息比电子时钟快得多。”

常林介绍,芯片成功开发的关键在于“光频梳”技术的“转型”。过去,该技术只能依靠昂贵的设备来实现,价格为数百万元,只能依靠进口。“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光频梳’技术的芯片,通过在芯片上构建了一个类似于跑道形状的环,这样光就可以以光速继续‘跑’,每次跑一圈都可以作为电影时钟的标准。由于时间很短,通常是1秒的数十亿分之一,光子时钟可以以超高速进行时间控制。”

“通过这种方案,我们可以在光的基础上传输和处理芯片上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传统芯片的性能。”常林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他们只能使用一个芯片来覆盖所有微波频段的时钟。“这也意味着该芯片可以支持从5G到6G,甚至更高速度的手机通信,以避免过去每次升级通信方案都需要更新手机硬件的问题。”

常林还透露:“该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提高计算的主频率。目前,GPU和CPU的主频率一般为2-3GHz,我们团队的时钟频率已超过100GHz。这相当于我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计算更多的次数,从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