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冰川至少有8次进退
研发家 | 2025-07-08 33

山地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确认上次冰期千年规模变化趋势和主要控制因素,有利于探索上次冰期气候突变的原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多核素年代学与环境示踪”团队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冰川进退8次,揭示了冰期末期的气候机制。这一结果在国际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NPj气候与大气科学)发布。

青藏高原作为现代冰川除两极外最发达的地区,被广泛视为冰川动力学机制研究的理想场所。该地区日益增长的时代学数据证明,大多数山区最大的冰进先于最后的冰旺期。然而,该地区最后一次冰期千年冰川进退的证据极其匮乏,阻碍了人们对世界(如CO浓度)的全面了解、半球(如北大西洋冷事件)和地区(夏季风雨)气候因素在冰川进退中的角色和作用。

鉴于此,团队选择了青藏高原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西段,以斯布曲为重点区域。对谷口储存的多个地貌相对年龄为最后一个冰期的冰歧垄进行了详细的1Be暴露测年(高性能冰川地貌定年技术)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该区冰川在1.9万–35000 几年前至少有8次进退。通过将上述冰川事件与北半球太阳辐射和气候记录进行比较,建议北印度洋海表温度可能会改变该地区最后一个冰期的千年尺度(SST)变化控制的观点。

受SST变化影响,哈德莱环流位置移动,强度也发生变化,导致北半球西风激流强度发生变化,将SST变化信号传输到青藏高原南部,导致千年冰川进退。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