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身体健康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研发家 | 2025-07-09 44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园园和博士生张正在研究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系统地暴露了通过抑郁症状显著提高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自然-通信》发表了相关成果(Nature Communications)。

随著世界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弱者作为一种老年综合征,已经被证实显著增加了CVD风险。但是,弱者并不是单一的生理现象,它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症状。

抑郁症不仅与炎症、代谢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还可能通过行为路径(如减少体育活动、营养补充不良)进一步加重虚弱和CVD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抑郁症是可干扰的,因此在弱与CVD的关系中识别中介功能可以为早期识别高风险个人和制定心理咨询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从而有效减轻老年人的心血管负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华南师范大学“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心理学关键学科基金的支持下,基于五大国际垂直序列,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通过抑郁症状显著提高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弱点机制。

研究表明,从虚弱状态中恢复和缓解抑郁症状可以显著降低CVD的风险,这表明及时识别和干涉这一身心互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未来的健康老龄化战略应注重多层次、跨学科的综合干预方案,结合心理支持、身体康复、健康生活方式等模块,构建文化敏感的防控体系。同时,鼓励跨国数据合作,促进不同文化环境下虚弱与心理共病的早期筛查、准确分层和个性化干预,将为全球老龄化社会的CVD防控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实践路径。

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健康心理学和老龄化研究领域的探索性突破,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在高水平研究产出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综合实力。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44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