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香港数码港举行的“人工智能补贴计划”项目分享会上,人工智能补贴计划委员会主席淞汉迪透露,截至6月底,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补贴计划”已批准10个项目,研究范围涵盖当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模型等。,总补贴金额约3亿港元。
据了解,香港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位于香港数字港,于去年12月投入服务。为鼓励行业充分利用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资源,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0亿港元,通过数字港推出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资助计划”),资助当地学校、R&D机构和企业使用超级计算中心,促进人工智能创新的R&D和应用,从而促进创科生态系统的发展。
“计划自启动以来,已收到约20个申请。目前,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已批准约10个项目,总资助金额约3亿港元。”淞汉迪表示,自今年1月以来,已批准的项目一直在使用超级计算中心服务,目前已投入服务的计算率超过90%,充分体现了科研和行业对计算率应用的热切需求。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获准项目的代表分享补贴计划的成果,包括香港理工大学开发的“增强边缘基础模型实现高级推理(也称“增强边缘大模型基础能力和复杂推理提升框架)”和“精准治疗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肝细胞癌”、香港人工智能生成研发中心(HKGAI)开发的“香港声音底座大模型”等。其中,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优秀人工智能领袖奖“加强边缘基础模型实现高级推理”项目当选。(SAIL)30强。
“数字港作为香港的人工智能加速器,以超级计算中心为发动机构建了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助燃了创新的R&D和应用,赋能了不同行业的智能升级。”数字港行政总裁郑松岩表示,数字港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吸引国内外领先企业落户,并与龙头企业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基础科研和国际化优势,结合其在计算率开发、大模型建设、算法、数据科学等方面的R&D实力。
郑松岩表示,特区政府将通过数字港实施人工智能补贴计划,提高科研效率,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帮助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中心。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