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个!空间天气大模型“风宇”发布
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气候评分论坛上,中国气象局首次推荐了世界上第一个基本的空间天气链模型——“风宇”。该模型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牵头,南昌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目前,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的全链藕合训练已经完成。
六月一日开始实施!公布新修订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4月28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5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5年6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签署第44号令,发布新修订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发布《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
4月29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自今年6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联合规定。这是中国第一个促进和完善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应用的部门规定,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成员中第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气候应用服务的法律法规,标志着中国气象行业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气候领域的深度整合应用和规范发展安装了“安全护栏”。
有源热超材料设计理论取得突破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何立群研究小组首次将热原纳入温度坐标变换框架,根据功率分布和目标温度场直接确定区域内材料所需的传热系数分布,并提出了相当于目标温度场的常规材料拓扑结构方法。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科学》中。
中国科大提出了火星原点气体热电转换的新思路
火星大气由二氧化碳、N2和氩气组成,其中二氧化碳占95%以上。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舒歌群团队提出了火星原点气体热电转换的新思路,首次揭示了火星气体优异的热电转换性能,并报道了其在火星独特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模式,开辟了火星检测任务能源供应设计的新思路。该结果最近在网上发表在《科学通知》上。
在人工智能模型中,科学家们内置了“防火墙”
人工智能(AI)这些蛋白质被用作药物、疫苗和其他治疗方法,正在迅速推进新蛋白质的设计。但这种希望也伴随着每个人的焦虑。同样的工具可以用来设计生物武器或有害毒素的组成部分。
干眼病“盯上”年轻人,电子屏幕“搞鬼”?
英国阿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呼吁年轻人提供更多关于预防干眼病的意见。近日,在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和南特伦德拉格郡医院合作的一项研究中,发现90%的参与者至少表现出干眼病的体征。《眼表》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酒店机器人三年损失8亿元:无法节省劳动力成本
据悉,近年来,酒店机器人已成为酒店业的标准配置,但近三年来,云迹科技净亏损累计超过8亿元。
货舱清洗机器人由中远海运推出:水流工作半径超过20米
据报道,中远航运有限公司在青岛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散装船舶洗舱机器人“洗舱精灵”,以颠覆性的技术解决了船舶清洁行业的问题。
韩国制造商朝工暴雪游戏
据韩国媒体报道,Nexon与暴雪达成了共同开发《星际争霸》衍生游戏并获得《守望先锋》手机游戏韩日发行权的意向。后者曾被称为“守望先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