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育苗速度大大加快,发现控制苹果“复制”关键基因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李厚华团队联合沈阳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孙红梅团队。 Plant Journal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苹果和海棠将通过“复制育苗”(发生体细胞胚胎)的关键控制机制,为果树产业的育苗技术方案提供新的策略,对我国果树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特殊的吸血蝙蝠爱好有利于新型狂犬疫苗的传播
对于拉丁美洲的农民来说,吸血蝙蝠真的没有辜负他们“黑暗”的名声。他们的咀嚼使牛变得虚弱,并导致感染。最糟糕的是,他们有时携带的狂犬病病毒会杀死牲畜,偶尔会感染人类。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爱好来接种蝙蝠疫苗——利用它们相互安排。
英国科学出版商暂停期刊对“论文工厂”产品进行彻底调查
根据《科学》的报道,近日,泰勒-弗朗西斯是世界主要科学出版商之一。(Taylor&Francis)他说,他的期刊《生物工程》已经暂停(Bioengineered)提交文章,以便调查大约1000篇论文。据报道,这些论文可能存在学术诚信问题,如控制研究结果或“论文工厂”的产物。
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已经资助了10个项目
7月4日,在香港数码港举行的“人工智能补贴计划”项目分享会上,人工智能补贴计划委员会主席淞汉迪透露,截至6月底,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补贴计划”已批准10个项目,研究范围涵盖当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模型等。,总补贴金额约3亿港元。
幽门螺杆菌可引起1190万胃癌病例
一项研究表明,预计2008年至2017年全球出生的人口中,有1580万人可能在生命的某个时候患上胃癌,其中76%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后者是胃中常见的细菌。
太赫兹和声波的结合使无针血钠检测成为可能
最近,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太赫兹光声系统,解决了水的影响,可以实现活鼠钠水平的实时测量,无需抽血或标记,并通过人体实验初步验证了临床治疗的潜力和可行性。
大规模研究揭示了50000年印度群体遗传史
印度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印度人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在国际基因数据库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700多名来自印度的人的基因组数据,包括大多数地理区域、语言群体和社区,揭示了伊朗农民、欧亚草原游牧民和南亚狩猎收集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现代印度人的基因。相关研究最近在细胞上发表。
古埃及人的祖先来自北非和新月沃土
最近,科学家们从上埃及努瓦拉特(Nuwayrat)一个古老的王国陵墓获得了一个古埃及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这些分析数据可以追溯到第三至第四王朝,揭示了与北非和中东古人(包括美索不达米亚)的亲缘关系,为埃及人早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中。
新研究揭示了两极冰盖融水大幅增加的关键推手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程晓领导的国际团队创新性地将冰融雪物理过程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结合起来,成功构建了两极冰盖融化遥感反演算法,揭示了两极冰盖融水大幅增加的关键驱动力。《自然-气候变化》发表了相关成果(Nature Climate Change)。
国内首台大型国产调速抽蓄机励磁系统研发
7月6日,江苏常州通过工厂实验,广东肇庆浪江300兆瓦调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大型调速抽水机组正式拥有“超级新肺”,工程应用将从R&D和制造进入现场安装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