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海稻多特性同时改进
研发家 | 2025-05-17 21

在生物育种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刘耀光/郭晶心团队成功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海稻多特性的同时改进。近日,《植物学报》(英文版)在线发布了相关成果。(JIPB)。

全球变暖加重了土壤盐渍化,大大降低了作物产量。种植耐盐作物是修复和应用盐渍化土壤的主要方法。海稻86(SR86)是一种优良的水稻耐盐类型,是由古老的藜稻材料驯化而成,但仍有一些野生特性,如高杆易倒苗、长芒、易落粒、强感光、低产量等,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研究小组制定了快速改进水稻86的技术路线。整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明确水稻86需要改进的10个特征;第二步,测序特性控制基因,选择13个目标特性控制基因,设计目标,构建多基因编辑媒介,遗传转化水稻86。;步骤三,对T0植物进行靶点高通量测序和分析,选择T0植物间杂交和后代,选择出育性好、编辑基因数量最多、无T-DNA插入的纯合株系SR86M。在SR86M中,13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其中9个基因发生了预期的突变,7个特征得到了改善:株高降低,株型改善,粒型细长,粒数增加,感光减弱,香味和基肥利用率增加,更适合大规模种植,而且耐盐性与SR86相似。

这项研究证明,多基因编辑是一种有效的快速高效改进作物的策略,是研究作物新型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9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