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系主任朱兰在网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阴道雌激素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支撑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The BMJ)。结果表明,当子宫支持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时,阴道雌激素的联合使用并不能提高子宫支持的满意佩戴率,但预计将减少子宫支持治疗的相关疾病。该研究为优化盆腔器官脱垂的子宫支持治疗管理机制提供了高水平的循证依据。
数据显示,绝经后约15%的女性患有病性盆腔器官脱垂,严重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
子宫支撑是一种将脱离组织保持在阴道内的医疗器械。现在是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约24%-49%的女性在1-2年内停止佩戴,因为它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分泌物、阴道溃疡和其他不良反应。
朱兰说,阴道雌激素可以改善更年期后阴道粘膜的萎缩,加速阴道粘膜的修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将预防性地增加更年期后子宫支持用户的阴道雌激素。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考虑到常规使用雌激素的潜在风险、成本和使用不便,国内外临床指南和共识对阴道雌激素的应用没有统一的结论。
鉴于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率先与全国11家医院合作,自2020年起进行了随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该研究花了近5年时间,包括420名绝经后使用子宫支持治疗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周使用两次雌激素阴道乳膏,一组使用相同外观的安慰剂乳膏,随访至佩戴一年。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阴道雌激素患者的满意佩戴率与安慰剂患者没有显著差异)。阴道雌激素患者分泌过多、阴道侵蚀或溃疡、阴道出血等子宫支撑相关疾病的风险较低。此外,使用阴道雌激素并不会增加血栓形成和子宫内膜增厚的风险。
结果证明,阴道雌激素不能提高子宫托管的连续佩戴率和满意度,但有望减少子宫托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在子宫托管管理的临床决策中,过去缺乏先进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是基于医生的培训和诊断和治疗经验。
据报道,该研究是我国子宫支持领域的第一项大型随机比较临床研究,首次证实了阴道雌激素在子宫支持治疗器官脱垂中的作用,有望进一步完善子宫支持管理机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发症和不必要的医疗负担提供科学依据。
朱兰说,对于阴道雌激素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医生应充分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喜好做出个性化决策,以更好地保护妇女的健康。
据悉,朱兰、塔夫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Abraham Morse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颖、博士尹汝莎、预防及早期治疗平台助理研究员张越伦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