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有王国扩张“密码”的黑曜石
黑曜石是前哥伦布阶段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可用于制作工具和仪式物品的火山玻璃。在一项研究中,美国杜兰大学与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合作的“大神殿项目”的考古学家揭示了黑曜石是如何在古代中美洲流通的,并塑造了其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生活。5月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欧亚大陆的热浪与干旱“联合”席卷欧亚大陆
在过去的20年里,从乌克兰的产粮区到中国北方的城市,欧亚大陆经历了极端的热浪,然后又遭遇了干旱。一份可追溯近300年的树木年轮记录显示,人为引发的气候问题是这些毁灭性复合事件增多的罪魁祸首。5月2日,《科学进步》发表了相关论文。
奥拉帕利联合疗法可以提高存活率,但去癌效果有限
Jean,英国剑桥大学在2/3的临床试验中,Abraham和合作伙伴发现了奥拉帕利靶向抗癌药物(Olaparib)在化疗中加入交错间隔并不能减少术后残留的肿瘤数量,但也可以延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携带胚基因变异的生存时间。相关研究于5月13日在《自然-通信》上发表。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以确认该方案是否有助于改善疗效。
新的策略可以精确控制光固化材料的磷光特性和4D打印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马英团队提出了将磷光分子引入光固化材料实现实时可视化监测的策略。通过调节磷光分子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准确控制材料的磷光特性和4D打印过程,为光固化材料和4D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月5日,《自然-通信》发表了相关研究。
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构建复杂结构的手性螺环框架,帮助开发抗癌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奇团队与研究员李佳团队合作,发现了用钯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螺环框架的新方法。最近,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相关研究。
新的宿主防御肽模拟物为抗耐药真菌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润辉、副研究员周敏团队建立了耐药真菌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聚集-β-多肽组装为宿主防御肽模拟物组装的设计和生成以及治疗耐药真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5月6日,相关研究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即将发射的美国新一代空间望远镜
根据科学的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当地时间2月27日,新一代空间望远镜SPHEREx将发射升空,进行为期两年的观测任务。
开拓克罗恩病药治疗新方向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研究员洪洁团队及其合作伙伴首次表示,以普拉梭菌为代表的肠道微生物驱动的L-鸟氨酸生物合成可以显著提高乌司奴单抗的临床疗效,为克罗恩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开辟了乌司奴单抗联合药物治疗的新方向。2月19日,《细胞代谢》发表了相关研究。
研究揭示了氮沉降对根真菌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和广东省优秀青年基金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郑棉海团队研究揭示了氮沉降对热带森林丛枝菌根真菌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近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农药合适吗?科学家们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万年峰研究小组与中国、意大利、丹麦、英国、法国、德国研究人员一起,筛选了世界88.75万种农药使用案例,建立了影响非目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行为和生化指标数据库的杀虫剂、杀菌剂和杀草剂,回答了“农药是否合适”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2月13日,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