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家 |
全球气温持续很高,2025年将成为第二热

将全球变暖保持在1.5℃以内的目标越来越遥不可及。根据最新的气候数据,全球气温持续很高,到目前为止,2025年和2024年将并排成为最热的一年。

研发家 |
脊椎动物的出现比预期的要早得多

根据5月14日在《自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爪印化石可能是已知的最早的羊膜动物,包括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研究发现,羊膜动物的起源至少比以前想象的早3500万年。

研发家 |
中国科学基金会面临着一系列的变化

更小,更“便宜”、更多的约束——这似乎是美国的中国科学基金会(NSF)愿景是,该基金会正在经历特朗普政府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包括上周对该组织进行重组,并改变其拨款方式。

研发家 |
科学家在月球内部发现了不对称证据

科学家们报告了月球正面和背面半球内部差异的测试结果。这项研究是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任务引力场数据,又称“圣杯号”,显示月球内部深处可能存在温差。

研发家 |
对甲烷低温定向催化转化乙酸进行了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崔晓菊和研究员于良团队在甲烷低温催化转换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该团队在低温甚至常温下,通过构建Rh-Fe双原子位点催化剂,完成了甲烷、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低温甚至常温下的直接定向偶联制乙酸。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研发家 |
“天书计划”作物种质资源启动

5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启动。

研发家 |
我国科学家对紫花苜蓿基础生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副研究员张媛媛等。对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结回顾了紫花苜蓿基因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紫花苜蓿关键农业基因的鉴定调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orticulture》上 Research。

研发家 |
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新型高活性单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剑团队与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合作,在锂硫电池硫正极单原子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成了一种新型P配位单原子Fe催化剂,提高了锂硫电池的性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研发家 |
中国科学家透露,宿主可以识别特定的肠道菌群来控制免疫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钱友存研究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宋昕阳研究小组首次证实,宿主可以通过体内的一种“智能识别器”蛋白质,结合细菌特征性脂质标记,实现对特定肠道细菌的选择性“身份识别”,同时揭示了一种积极塑造菌群的新范式,为下一代开发“菌群-免疫”协调调控的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5月14日,《自然》发表了相关研究。

研发家 |
四足动物的登陆比已知的早4000万年

在澳大利亚一块可以追溯到3.56亿年前的岩石上,发现化石爪印被认为是羊膜动物——羊膜动物是脊椎动物的早期近亲。研究结果于5月14日在《自然》上发表,提醒羊膜动物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