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月14日在《自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爪印化石可能是已知的最早的羊膜动物,包括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研究发现,羊膜动物的起源至少比以前想象的早3500万年。
更小,更“便宜”、更多的约束——这似乎是美国的中国科学基金会(NSF)愿景是,该基金会正在经历特朗普政府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包括上周对该组织进行重组,并改变其拨款方式。
科学家们报告了月球正面和背面半球内部差异的测试结果。这项研究是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任务引力场数据,又称“圣杯号”,显示月球内部深处可能存在温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崔晓菊和研究员于良团队在甲烷低温催化转换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该团队在低温甚至常温下,通过构建Rh-Fe双原子位点催化剂,完成了甲烷、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低温甚至常温下的直接定向偶联制乙酸。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副研究员张媛媛等。对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结回顾了紫花苜蓿基因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紫花苜蓿关键农业基因的鉴定调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orticulture》上 Research。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剑团队与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合作,在锂硫电池硫正极单原子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成了一种新型P配位单原子Fe催化剂,提高了锂硫电池的性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钱友存研究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宋昕阳研究小组首次证实,宿主可以通过体内的一种“智能识别器”蛋白质,结合细菌特征性脂质标记,实现对特定肠道细菌的选择性“身份识别”,同时揭示了一种积极塑造菌群的新范式,为下一代开发“菌群-免疫”协调调控的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5月14日,《自然》发表了相关研究。
在澳大利亚一块可以追溯到3.56亿年前的岩石上,发现化石爪印被认为是羊膜动物——羊膜动物是脊椎动物的早期近亲。研究结果于5月14日在《自然》上发表,提醒羊膜动物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