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慢性疼痛,不妨先调整一下负面情绪
学习调节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可以缓解慢性疼痛。科学家们发现,一种专注于培养疼痛耐受性的治疗方法比目前的治疗方法更有效地缓解持续性不适。5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发表。
基于5700万的健康记录训练医学人工智能诞生
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国家健康记录培训的生成人工智能(AI)该模型正式亮相。这个名为“远见”的模型可以预测住院风险、心脏病发病率和数百种某些疾病。研究人员使用英格兰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对5700万患者的去标识化数据进行了培训。
科学家们揭示了豆类植物等待“菌”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团队发现,豆类植物有一个巧妙的“信号识别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根瘤菌。细胞质中的类受体激酶蛋白MtLICK1/2在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回答了豆类植物如何与根瘤菌“和谐相处”而不失警惕的科学问题,给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5月6日,《自然》发表了相关研究。
暴露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变的规律
近日,南京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学校系外行星研究小组首次揭示了超短周期行星系统的出现率和轨道结构随年龄的演变规律,为超短周期行星的形成和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最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
全红婵、黄雨婷、盛李豪、谢瑜等,保送!
5月6日,体育总局科教司公布了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本次共1101人符合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条件。
饶毅:协和应立即停止招收海外华人、国内出国读本科再马上回来读协和的生源;十、二十年内停招海外本科生
5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协和医学院招生的弱点及其解决方法》文章。饶毅认为:“协和“4+4”项目的初衷、设计和内容都是对的。但有一个问题:在目前情况下,急于国际化是弱点,应该改正。录取出国读本科的国内孩子,被误解为权贵渠道的录取方式。解决办法是:在条件不成熟的现在暂时不考虑生源的国际化,不招海外大学本科生进入协和“4+4”项目,特别是立即停止招收海外华人、国内出国读本科再马上回来读协和的生源。”待项目发展成熟时,再审慎推进国际化进程。饶毅教授甚至表示,将国际化进程推迟十到二十年,从长远来看或许也是合理的决策 。
俄罗斯科学家在被CERN避免后,被迫调整研究内容
今年冬天,俄罗斯科学家感到特别凉爽。据《科学》报道,自去年年底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到目前为止,制裁使得购买科学设备变得更加困难,俄罗斯科学家变得越来越独立,许多人不得不大幅调整工作方向。
在南海,科学家发现方头鱼的新品类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柯志新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南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鱼类——鬼方头鱼Branchiostegus sanae。这里是我国第一个由研究人员发现的新型方头鱼类。最近,《生物钥匙》发表了相关成果(ZooKeys)。
2.9亿年前,禹州被子植物化石幼果出现在河南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团队在《生命》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禹州稚果:又一只被子植物出现在早二叠世?文章报道了禹州稚果,这种被子植物是在中国河南省禹州市发现的。与同时代的其他植物不同,禹州稚果不仅包裹着胚珠,还具有明显类似花柱的结构。这两个特点在已知的裸子植物中是闻所未闻的,但在被子植物中很常见。它们在同一种植物中的出现决定了被子植物在二叠纪的真实存在。
科学家们发现宇宙中最高的能中微子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能量宇宙中的微子。它的能量估计比之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30倍左右。这个结果是欧洲立方公里中微子眼镜(KM3NeT)根据合作项目报告,这些颗粒来自银河系以外,但其精确来源尚不清楚。有关研究于2月13日在《自然》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