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家 |
揭示了南海草床的碳储能及变化机制

3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研究员黄小平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南海海草床的碳储存能力和变化机制。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Global Change Biology)、《水研究》(Water Research)。

研发家 |
世界上最大宇宙三维地图发布

2025年3月20日,北京时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由全球70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合作小组向世界发布了关于暗能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同时披露了该项目第一年的光谱数据。根据合作小组的研究,他们利用前三年收集的数据,结合其他天空巡逻信息,发现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表明可能有超出现行宇宙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研发家 |
对抗病毒药物木脂素的“从头合成”进行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张磊教授、陈万生教授合作,在抗病毒中药活性成分木脂素苷的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合作团队模拟植物多细胞合成机制,构建人工酵母菌群,克服复杂活性成分合成过程中副作用引起的代谢网络混杂,实现板蓝根抗病毒中药活性成分-落叶松脂素双糖苷的异源合成。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中。

研发家 |
春花枇杷果实质量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被誉为“初夏鲜果第一枝”的枇杷一直受到食客的广泛喜爱。传统枇杷品种在秋末冬初开花,幼果需要“越冬”。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枇杷受不了冻,幼果在零下3℃左右的温度下几个小时就会冻结,直接导致减产减收,甚至失收。

研发家 |
未来四年,英国的研发资金将达到860亿英镑

根据英国政府最近发布的报告,未来几年英国的科学资助将基本稳定。

研发家 |
新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药物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宫丽益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免疫刺激抗体偶联药物,形式为偶联TLR7小分子激动剂的非阻断PD-L1纳米抗体(ISACs)药物澄清了它通过控制巨噬细胞/NK细胞相互作用来杀死肿瘤的机制。该方法具有临床发展潜力,也为优化其他ISACs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最近,《药学报》(英文版)发表了相关研究。

研发家 |
直径只有22毫米!紧凑型动态磁扭矩探测器问世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低功耗量子材料研究小组成功开发了一种直径仅22mm的紧凑型动态磁扭矩探测器。该设备的磁矩测量灵敏度可达10-17平方米,兼容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和各种小口径商用磁体,填补了在强磁场条件下测量低维磁性和超导、量子功能材料和生物弱磁材料的技术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仪器评论》上。

研发家 |
3600°C抗氧化!超高温陶瓷材料研发瓶颈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庄磊和研究人员楚衍辉团队成功开发出耐3600℃高温的抗氧化高熵碳化物,结合搭建的激光氧化测试平台。(Hf, Ta, Zr, W)C材料。《先进材料》发表了相关成果(Advanced Materials)。

研发家 |
实现高效酸性电解水制氢的科学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研究员于良团队与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路军岭团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俞红梅团队合作,发现盔甲催化剂表面不对称。π电子产品具有独特的限域效应,可以同时提高表面限域铂(Pt)原子的活性和稳定性。基于此,合作团队设计合成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电解水氢催化剂,并组装了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实现了工业大电流密度下超低Pt载量和高效酸性电解水氢的生产。相关结果发表在焦耳上。

研发家 |
“向阳红17”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专业浮标作业船

6月10日,“向阳红17”船在山东青岛正式加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海洋调查船舶序列,开始执行黄海、渤海浮标任务。作为北海区第一艘3000吨级的专业浮标作业船,这艘船的进入填补了北海区大型浮标作业船的空白。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